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2013-08-21 14:33:39)
标签:

教育

学习方法

                掌握学习方法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我是一位退休的中学特级教师,现以博文形式连续发表本人撰写的《孩子:请你这样学习——一位特级教师与中小学生谈学习方法》这部书稿,欢迎大家浏览阅读。

 

 

        

读书学习系青少年的生活主题和中心任务,学会学习就成了中小学生首先要解决的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老子借用鱼与渔的关系来说明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的道理,这虽老子对师者教的基本求,但其意希望学生求知时应当重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很重要,鱼是目的,渔(作钓鱼、捕鱼之解) 则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人一时之饥,却不能解人长久之饥,如果要想使人永远有鱼吃,不受饥饿之,那么,就需授予钓鱼、捕鱼的方法。对学生求知时就是要象渔人那样学会并掌握“钓鱼、捕鱼”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方“可解一生之需”。由此可见,学生明了得人之渔胜过得人之鱼的道理,学会并掌握读书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多么的重要。

所谓学习方法就是指对于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问题的解决门路、程序和方略,门路是否正确,程序是否方略是否恰当对于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外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来自学习者自身各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身体因素、智能因素及心理因素。外部因素比较复杂,但本书只讲学生本人的社会参与问题,一个社会参与正常、能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并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就为自己赢得了一个顺利学习的外部环境,每个学生都要在这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身体因素是学生搞好学习的自身物质条件,一个身心健康的学生就有资本做到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为了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每个学生都要争取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智能因素是影响学习状态和结果的基本因素,由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的智能组合构成状况不尽相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问题也不尽相同,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当然也会不同,倘若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求知路径和学习方法,那么就能取得预期效果。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比较复杂,一个人的兴趣、动机、情绪、习惯、惰性……都会对其行为产生各式各样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激发强烈的求学兴趣,保持适度的成功动机,调适波动的心理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克服惰性、勤奋向学、熟读精思、发掘潜能的心和毅力,营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方法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科学,需要学习才能领会它的要领,把握它的门道,所以人们提出学会学习,道理就在于此。对于学习方法单靠自己的摸索“无师自通”,可能也能悟出其中的某些道道,但是,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成效有限。若能学点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走弯路并尽快的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在知识的殿堂里徜徉。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一定有一些事情和问题比如社会参与、文体活动、上网游戏、人际关系等都会直接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同样需要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我们不能把这些看成是学习的份外之事。倘若一个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会直接影响学习的事情与问题,那么他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搞好学习的有利条件,营造了一个快乐学习的和谐环境。

本文所阐述的学习方法都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只要切实依照其中之“法”去做,定能取得良好效果。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方法我也知道,没什么新奇的。要知道,方法不是新奇的就好。衡量一个方法好不好的标准有三条:(1)符合不符合事情的客观规律、或者逻辑、或者情理,符合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2)实施是否便,便的就是好的,反之亦然。(3)实施后的效果如何,凡是效果好的其方法就是好的,反之亦然。对于这些基本方法,虽然有人知晓其中的某些内容,但能否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行动,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啦。究其原因,这些人对这些方法可能只知其“方”不明其“法”。比如,“上课之前先预习”这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少老师都知道它的功效,而且也要求学生这么做。然而,学生又做得如何呢?沒有下文!也有不少家长同样知道这个学习方法的作用,并反复叮嘱孩子要这么做,但又有多少孩子坚持这样做了呢?没有下文!这个基本方法尽管有不少人知道,其实他们中的大多人并不清楚到底该如何预习,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加之学生个人的惰性使然,如果老师、家长不给予具体指导和督促,那么,这个方法好,也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更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的灌输,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得“渔”之法,在知识的海洋自由“渔”。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技能,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怎样思维的方法,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接受人文明熏陶的过程中,模塑自己的健全人格,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本人近四十年“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一教育宗旨的思考,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注重夯实课程教学的基础,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思问题基本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方法,熟读精思,夯实基础,敢于创新。虽然岁月已逝,但是体会犹存,感悟今天将其叙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欢迎访问、阅读、评论和转载,但请尊重作者版权,转载使用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