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情感心理咨询【恐惧症如何治疗】从“污泥”中生出“莲花”

(2015-02-09 13:37:48)
标签:

天津心理咨询

情感心理咨询

恐惧症

自我意识

分类: 咨询案例

§情景再现:

小童,29岁女性,未婚。性格较强势,做事争强好胜,对人挑剔。但骨子里胆子又特别小,高度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睡眠很差,睡得很轻,稍有动静一定醒,始终处于浅睡眠状态,且多梦,做噩梦经常梦到几条蛇缠绕在一起,或是趴在自己床边,吓得惊醒。近一年发展到不敢关灯,怕黑。关了灯总是感觉有黑影害怕是不是鬼,就得睁开眼去看看四周,确定没有才闭上。要么就是害怕床边有蛇在爬向自己,明知道不可能有蛇爬进来,可是闭上眼又心里嘀咕,于是不敢闭眼,最后都是眼皮沉重得困得不行了才闭上。小童极度恐惧蛇,哪怕是电视上一个蛇的画面或是电脑上蛇的图片也吓得不敢动弹,甚至是一看到“蛇”的文字,心里都直哆嗦,一定赶紧合上。尽管知道那些都不是真的蛇,根本不会伤害自己,可就是控制不了的恐惧害怕,浑身出冷汗、发抖、呼吸困难、头晕站不稳。http://s4/mw690/0044iZPaty6PQ91inET23&690小童和父母关系非常糟,觉得与父亲无法相处,母亲也不爱自己,近一年总是吵架打闹,所以搬出来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然后又遇到新的问题,小童晚上睡觉特别害怕有贼进来强暴自己并杀了自己,所以总是得反复确认门锁好了没,用好几把椅子堵在门那里,装了报警铃声,整个卧室厅里都开着灯。门外边风声或是楼道里一有动静,立刻警觉起来好一会,确认没事了才敢躺下。现在甚至白天有人敲门都害怕得不敢开门,小童实在太痛苦了,精神长久持续性的得不到放松,几近崩溃了……


 

§内心解读(部分节选)

1.恐惧症——怕蛇、怕黑、怕鬼

小童父母文化水平很低,说话离不开粗口,总跟要吵架似的。父亲心智极度不成熟,情绪化、不思进取,没有责任感;母亲得过且过,不愿与人来往。小童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差,父亲不出去工作,靠母亲在外打工维持生活。所以小童内心始终告诉自己:这个世界谁都靠不住,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只能靠自己。http://s14/mw690/0044iZPaty6PQ93rydn7d&690

小童表面上坚强独立,小时候学习好,工作后能力强,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并且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得来的。只可惜,这些只不过是小童的“自我意识”单方面的想法。意识层面上,小童的确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她始终摆脱不了童年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她的影响。小童骨子里看不起父母,极力想要挣脱这个家。这好比小童觉得自己是从“粪坑”里出生的(小童的梦境大量的出现在粪坑相关的主题场景),为了和这个“粪坑”划清界限,她非常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让自己看起来聪明、优秀、干净、高贵。自我意识万万不能接受自己是从“这个肮脏的粪坑中”出生并长大的,于是把这一切压抑进潜意识中,不让这个“事实”暴露,并当作“自己”(自我意识)也毫不知情,这样就可以牢固地维系着干净高贵的自我评价。

个体的意识与无意识就是这样产生分裂,并最终导致断裂的。蛇,在小童这里,象征着一股强大的能量,这股能量是被自我意识死死压制住的。同时,蛇也象征一种连结,就像绳子、线等形态发挥的功能一样,将两个物体系在一起。蛇,就是连结意识与无意识的纽带和桥梁,当然不是说真正的蛇,而是蛇背后的象征涵义。因此,小童恐惧蛇,就相当于恐惧“连结”,因为自我意识如此掩盖它自身所厌恶和痛恨的真相,而连结之后即意味着要亲眼看着那肮脏的丑陋不堪的事实并毁掉现在的美好自我。于是恐惧感被指派出来防卫这一切,因为恐惧就会逃跑,会误导解读成是恶魔在追杀自己,所以要逃跑和躲藏,千万不能让恶魔抓住自己。而恶魔是自我意识定义的,恶魔并非恶魔,只是被自我意识当初亲自关押进地牢的无意识成分罢了。心灵中自性是超越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生命的本然,它趋向于完整和完满。所以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去实现意识与无意识的重新连结。除非自我意识不跑了,回过头来面对了,这个追逐与逃跑的游戏才可能宣告结束。http://s11/mw690/0044iZPaty6PQ94NNVwca&690

 鬼,“归”。“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由于人类惧怕死亡,误认为死亡就是终结,而鬼就是人死后不愿离开不愿终结的自我投射罢了。万物从道中而来,最终还将归于来处。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转换。万物最终归于本源,回到道中,就如同不曾出生一样,不生亦不灭。这本是万物运行的法则。小童害怕鬼,她“看到”的鬼,一方面是被自我意识关押起来的潜意识成分,要以这种展现的方式迫使自我意识“释放”它们;另一方面也是自我意识本身顽固地认定自己就是实体而不愿散去的投射。

黑暗,往往被本能的联想到邪恶。远古时代,人类没有夜视能力,在黑暗中人类的肉体是非常脆弱的,本能驱使着人类恐惧黑暗,因为看不到周边的情况可能就会被猛兽袭击或吃掉。生存的本能让人类觉得在黑暗中活动的都存在很大的危险。这种本能是被写进人类进化的DNA信息的。其实,黑暗只是一种力量,同光明一样。黑暗与光明同样作为一种力量并不存在好与坏、正与邪。这依旧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强加上去的的投射,因为自我意识的最大特质就是“我执”,分出我和他,将一物分成二物,并且是对立的二物。真正的黑暗是一种平和、包容一切、沉默与安静的状态。黑暗孕育着一切生命,人类是从母体的子宫中孕育出生的,子宫内的环境是潮湿的、黑暗的。有谁会说妈妈黑暗的肚子里是邪恶的、堕落的。这时在黑暗中的胎儿是充分享受这种黑暗的。现在的人深处光明之下依然会恐惧,因为只是人的肉身站在阳光下罢了,心灵依旧处于黑暗之中。此时的光就是“觉知”,是一种能洞察和观照到自我意识和无意识的超越了的高级意识。意识就像胎儿一样,是从黑暗的无意识这个母亲的子宫之中孕育分化出来的。恐惧黑暗,即害怕孕育自身生命的母体,害怕自己的“根系”。“无意识”的母亲孕育分化出它的孩子“意识”,导致分裂,但这是必须的,因为“无意识”不能看到自己,只有分化出来的“意识”才可能看到“无意识”。但是“意识”分离出母体后,越走越远不愿看到母体,这是因为此时的“意识”仍旧处于“低级的发育阶段”,即是“一生二”的阶段。而后唯有“无意识”与这低级的“意识”产生“碰撞”,就像精子插进卵细胞,才能合成受精卵。而这颗受精卵就是“高级意识”的种子,一种能够同时看到低级自我意识与无意识的超越了的“新意识”——第三只眼!即“二生三”的过程。没有二——自我意识与无意识两种不同的成分碰撞,是不会生出三的。因此,小童越是逃避黑暗,就越不会生出真正的“光”!……http://s16/mw690/0044iZPaty6PQ96LILB7f&6902. 向下堕落的力量——害怕有“人”进来强暴并杀死“自己”

小童后来害怕有人(男人)进来强暴并杀死自己,也是一个内在心理意象的外在投射。

小童大学刚毕业刚工作时谈了第一个男朋友,初恋男友的学历很低、农村出身。小童对他的评价就是:软弱无能、没有上进心、不爱学习、觉得跟他在一起很掉价很丢人。当初觉得男友很照顾自己,两人也是个伴儿,没想太多。但后来还是选择离开了他,因为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认真努力、勤奋上进的劲头,觉得他配不上自己,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对此,当时小童表现得很冷酷,但内心深处是非常内疚自责的,感到对不起他。几次梦到过男友,都是以男友想要和小童在一起,小童非常排斥,最后一次梦到被男友用双手困住,声嘶力竭地呼救但还是被死死地困住无法挣脱,男友指责小童为什么要背叛他,让小童不能跟别人好,只能留在他的身边,不能抛弃他,并且露出一副獠牙。

梦向小童揭示了真正的含义。小童害怕晚上进来强暴并杀死自己的那个男人,就是“初恋男友”。而初恋男友又是小童自身心灵中的一个部分的外在投射,被自我意识排斥和压抑的那个部分——不思进取、愚蠢无知、消极落后、软弱无能的部分,总之是属于堕落向下的力量。堕落向下的力量成分被人格化为初恋男友的形象,在梦中对小童(自我意识)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小童越是想要挣脱他反而越是被死死地困住。因为排斥厌恶与喜爱一样,同样都在赋予无意识意象以能量,排斥地越强烈,赋予其的能量越大,最后就会被其控制。

而初恋男友也不是元刺激,最初的刺激是小童的父亲。男友已经是一轮强迫性的重复了。最终还是归结到了那个粪坑一样的“出生地”。小童忘记了她就是从这个“粪坑”里出生的,自然身上具备所有粪坑环境的所有特点。其实小童没有她自认为地那么勤奋努力上进,实际上无论是小时候的学习还是现在的工作各方面,小童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甚至吃不了苦,也没有那么优秀。很多父母亲身上粗俗鄙陋的习惯小童都有,甚至小童经常表现出懒惰、享受安逸、贪小便宜、计较爱算计、耍小聪明等等。对初恋男友和父亲的评价,也正是自我意识对小童自身阴影部分的评价,小童真正害怕见到的就是这个向下堕落的部分。

不敢开门,听到报警铃声的恐惧,就像屋里的人做了坏事,生怕被人发现。最终以致泛化到白天有人敲门都不敢开。只有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这个秘密才不会曝光。不能让别人发现自己向下堕落的这个秘密,自我意识更加不能看到这个秘密。

最终,害怕有人进来强暴并杀死自己,也就是象征着,自我意识害怕“向下堕落的力量”(以人格化形象出现)进来,强迫自己、占有自己、控制自己,最终吞噬自己所有美好的积极向上的部分……


 

§咨询部分节选

1. 扭转对待生命的态度,学会“观影”,撤回“吸走”的能量

小童怨恨自己没有一个高贵的出身,而是出生在一个“低贱”的家庭,怪罪父母没有很好地照顾自己,疼爱自己,呵护自己,没有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丰富的人生资源。小的时候产生这样的情结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成年之后仍是执着于此,就相当于在推卸自身的问题和责任了。http://s3/mw690/0044iZPaty6PQ98AoqSa2&690

从化学微粒—单细胞动物,到水生—两栖—爬行—哺乳动物,最终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整个生命进化史都在表明: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规律。所有物种的进化都是为了适应整个自然环境。冰河时代,东非大裂谷西部雨水充沛,森林茂密,拉玛古猿栖息在大树之上,食物充足,生活悠闲,所以进化缓慢,后来逐渐演化成猩猩。而东部由于地壳运动抬高了地势,阻断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致使降水量减少,原有的大片森林退化成草原,拉玛古猿无树攀援和栖息,不得不来到地面,食物稀少,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使视野开阔,而学习直立行走。同一时期的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灭绝了一部分,最终幸存下来的即是人类最早的祖先。

从万物进化发展的规律来看,现实会提供丰富的挑战和刺激(大自然在变化)给每一个人,享受舒适安逸的人和逃避问题回避困难的人,最终就像那部分不能适应新环境的物种一样“灭绝”(各种能力退化、心灵沦丧、精神空虚——相当于死亡)。而主动觉知、面对问题适应环境的人,则会蜕变、进化和发展出更高级的功能。

父母只要创造出了这个生命,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性就都具备了。而日后最终实现了哪种可能性,与父母无关了,完全是自身的责任。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大自然最好的印证。小童最需要扭转的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向上的力量与堕落的力量在较量(在梦中已经以人格化形象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堕落的力量在苦苦哀求不能抛弃“他”(初恋男友、年轻时父亲、自己堕落向下的一面),可是“他”最终会被“淘汰”,淘汰的结果就是物种的灭亡,所以“他”害怕消失和灭亡,就会制造出一系列幻象去迷惑你。如果不能觉知这一切,就会被其制造的种种幻象驱使着,不断吸食现实中的自身的能量,现实的自己就越来越虚弱,“魂”就困在虚幻的镜像中,不能扎实地与肉身(物质基础)充分的结合。说到底,像小童一类因恐惧等久经折磨的患者,其实他们是愿意活在幻象中的,因为现实太过残酷无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留恋了,所以“魂”总是轻易地就被各种幻象吸引过去了。

人类必须学会“观影”,就像观看一部部影片一样,看完了就离开电影院,不要“入戏太深”。关照台上发生的一切,不要讨厌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不要爱上某个人物,就只是“观看”。厌恶和深爱一样,本质都在赋予能量。不能再损耗自身的“真气”了,学会“冷眼旁观”就好了,这才首先能够做到不被无意识中的幻象所驱使着做出“身不由己”的事情,也去看一看“自我意识”这个形象客观上是什么样的……

2. 释放被抑制的劣势功能,“两只胳膊”和“两只腿”协同起来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小童识别外界信息和分析判断信息的过程出现了最为严重的问题——不能正确识别和判断信息的确切含义。小童的童年经历和家庭背景,让小童“不愿意”看,“不愿意”听,因为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会让一个幼童受伤害的,所以本能地关闭了所有的感官功能。同时,情感功能也被抑制在原始水平,更多的体现为怨恨、愤怒、敌意、不信任等消极负面的情感体验,还没有来得及发展诸如信任、爱等积极正面的情感之前,情感功能已经停滞固着下来,因为当时幼小的孩童实在承受不住,因此又关闭了情感功能从而麻痹痛苦的感觉。情感虽然被抑制,但是大量的能量却流进了思维功能和直觉功能。

小童通过学习、思考等,大脑思维功能相对地更为优势,只是相对小童自身被压抑的情感功能而说,但是依旧是较为原始有待进化的。原始时期生命个体处理的事务数量少而简单稳定,大脑只需设置一些特定的反应就能大概地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随着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个体需要发展记忆系统,以保留下来祖先的经验,在关键时刻更好地选择何种反应更有利。但是如果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再度上升到新的层次,个体的历史记忆将承受极大的负荷,并且记忆内容凌乱不堪充满各种矛盾冲突,难以帮助大脑做出合适的判断。因为经常出现在同样的状况下,两次同样的行为却带来相悖的后果——这就是小童目前的大脑思维功能最严重的缺陷!童年的经历已经固定化了特定的思维模式,长大后再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处境,小童依旧按照小时候发生的事件后的反应去分析判断当前的事件。表面上长大后的人物A’和事件B’,跟小时候已经发生的人物A和事件B,好似一样。但事实是A不是A’B也不是B’。小童的思维功能分辨不出来,只能做表面的处理,尚不能去表象化而分析判断出真实的实质性的信息。因此,小童看待人事物的观念看法都是过去式的,与当下眼前的人事物无关的,她还活在过去的某一刻,再也没有往前行进。她对待一切都是已经有结论的了,思维的过程不是重新分析判断,而是通过已知的结论去验证而已。

 通过抑制感官知觉,小童的直觉功能相对优势,但是其中夹杂着太多的幻想成分。小童无法识别出来哪部分是心灵传达给自己的真实含义,哪部分是幻象导致的妄念。因此,小童处理世界传达来的信息的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她将感官关闭,外界新的信息就只能少许的渗透进来,通过直觉又产生出大量的幻想,这样传达进来的信息已经与外界客观事实高度扭曲了。然后些许的感觉中又凝聚了大量的原始情感,进而夸大对外界刺激的感知程度。大脑接收不到新的客观信息,只能依靠原有的经验去判断,但是原有经验已经无法解释后来新的事件。因此,整个大脑运作处于混乱的状态,无法下达正确的指令,得到的信息结论与客观世界真正传达的含义严重不符。进而加重小童的“排异反应”,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把外界进来的一切都当做“异物”,最终把自己困在屋子里不敢见人也不愿意出去,哪怕是白天。http://s15/mw690/0044iZPaty6PQ9bxafsee&690 小童必须破掉整个错乱的闭合过程,“砍掉”已知的思维结论,打开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分离附加的消极情绪能量,观照直觉中的幻象但撤回能量。长时间的有意识的训练,才可能纠正已经躯体化的神经条件反射过程,才能恢复正常的识别和判断外界信息的功能,小童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以前她看到的那个可怕的世界,也不是她曾经幻想的那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是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在发生而已……


我的更多文章:

      你在恐惧什么?你的害怕是在防御着什么?

      

      《如何化解你心中的愤怒、怨气甚至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