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庙里有故事
标签:
杂谈 |
七尺庙里有故事
下为七尺庙印象图(左下为章青记酒坊),后北淡化线条
七尺庙
贺监祠
贺秘监祠
湖塘七尺庙
鉴湖第一社
十里湖塘七尺庙 三山十堰廿眼桥
......
七尺庙庙堪称为绍兴第一大庙。
这里不必再重复过多史载事实,是到了以我的资料为中心
的视、闻、访、接触为主记述的共享空间了。
我应该写的是以下几方面:
一、七尺庙是座大庙。
七尺庙占地面积大。以前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据40年代
测绘图)。就是据2012年的测量,也有1600平方米(仅按索回
建筑面积计——据《湖塘遗珍》)。

二、七尺庙房屋多。
保守数字总共有74间(据2012版《绍兴村落文化》),有东、
西配殿,十殿(阎罗殿),还不包括与庙东毗邻的包殿等建
筑。
三、庙外附属杂地多。
我的估计几近庙本身建筑的四分之一:如庙前南面的庙溇(宽
足可并列泊二艘戏斑船,长度约二十多米)、东西各有两
块“庙草地”、东草地比西草地大,可表演“翻九楼(八仙桌
叠高,逐层翻至顶部,二十多年前报导南部山区还曾有此技艺
传承,我小时只见到一次)”。东草地边上还建有朝西一
排“殡屋”(乡间善举,以备临时入殡)。
其规模可见我绘的下图。
即为西配殿的小学和后大楼(楼上作过教室,楼下为僧房)
碑文曰:见上在天 见下在田 灵符易理 岂然其然 用作霖雨 丰阜特权 群庆大有 颂德万年 ——民国七年秋 李怀圻敬题。
四、大庙有来头
庙内名人资源多:“土地菩萨”为乡民尊称为“贺大明
王”贺知章。
庙名“七尺”有来头。建时挖掘出一根巨骨,传言为大禹
处斩“防风氏”留此腿骨,故名“七尺庙”;
山门悬挂“鉴湖第一社”牌匾,系明朝崇祯年间状元诸大绶所
书;
正门挂“古七尺庙”牌匾,系明朝人施彭龄书;
山门口两边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很有名(佚名):
半村酒熟,十里稻香;
湖上菱歌,门前渔唱。
——据一镜乡中心国民小学校友,我堂姐美国侨民李翔青提供(破损处)
正大殿上贺大明王主神座中,除左右常规神明各司其职
外,“大王秉公办事,循规蹈矩,赏罚分明”。大堂左前方架
设大堂鼓一具,直径一米许,并挂有鼓槌,原为伸张正义方便
为民请命,而我等学堂生常有好事者,击鼓隆隆戏之,招致庙
祝出来一顿臭骂。如此庙堂配置,实属少见。
土地菩萨管地方太平,还管风调雨顺,召来龙王司职,在
建庙时就考虑到在大殿东边专设“龙王殿”,有地方乡绅李朗
亭书匾悬挂殿上。
可见民国时期民间有一次大的修庙义举。
此照片2012年摄,当时文物尚在。
李怀圻,即李朗亭,清朝科举最后秀才,蔡元培为其表哥,
《越缦堂日记》李慈铭为其堂哥,曾提携过陈仪将军(在李朗
亭绍兴的怡丰钱庄谋过差使,详见李锡胤《霜天星影》)。
大殿前有东西二口放生池,该池水下有暗道,直通庙门外
庙潭溇,与鉴湖活水互通,鱼虾可自由出入。据说有人池中见
过一只大“癞头鼋”,因长大了无法从栅栏挤出而留下。
放生池西侧设有碑廊,上悬一匾,书“一曲三任”,系民
国元老于右任为纪念绍兴三治水功臣所书,他们是:
戴(琥)、汤(绍恩)、马(臻)三公,并塑像供瞻仰。
下图即为放生池,照片为村民复建的七尺庙大殿 

六、乡贤李锡胤
七尺庙故事暂且放一放,必须先抢救一位九十多岁乡贤,
他现住上海女儿家。
乡贤李锡胤,俄语泰斗,全国第七、八届人大代表。七尺
庙小学时期与李翔青、胡光国、李夏阳、李汾阳、屠佛(屠
建标)等为同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