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寺岔河

(2015-05-06 16:44:35)
标签:

旅游

          柯山柯水金柯桥  

    寺岔河——柯水的又一上游   

    柯桥是水镇,尽人皆知,但水网的密布程度,却不是一般人们所能料得到的,在这里,甚至出现平行的两条河间隔不到50米,民居的前门河埠迎客,后门河埠客船就可等着送回家。这条河,就是加入柯水大合唱的“寺岔河”。

   http://s13/mw690/0044hwrSgy6RVE220sAbc&690
       (图1)寺岔河与龙舌嘴(1947年测绘图)

 

   寺岔,因地处柯桥大寺(融光寺)东南岔口而得名,自急水弄河红木桥西堍进弄,一直沿河到高家桥即为“寺岔”。

http://s2/mw690/0044hwrSgy6RYxlbsCB21&690

(图2) 寺岔2号     (图3)对面1号房外就是红木桥堍

 

  寺岔河也是柯水的一支源头河,它的声势虽比不上东、西两支柯水,但却同样来自于鉴湖水,而且从叶家堰进来后一路走得很辛苦,它要往阮社开阔的“东港”转个大弯,再从江头村的江头河向北钻过公、铁路和高家桥,进寺岔河折东约三百米处,来个向南直角转弯,到达龙舌嘴口,还要一百八十度大回旋再向北,才到达“八百支撐杆金柯桥”的急水弄。

 

http://s7/mw690/0044hwrSgy6RYvjuvRk46&690

   (图4) 老岳涂(绿色块)东北角为龙舌嘴,向西北绕行的即为寺岔河

  老岳涂的东、南均为宽阔的上市头河和梅墅横江(横江原从得胜桥出来后向西直通阮社),而寺岔河则贴着老岳涂西北绕了半圈。
  寺岔河从上游鉴湖进来后,一路蜿蜒曲折,它带来了一路风情和亲民便民的风格,因为它除了一般的通达水利功能外,更为水乡人提供了利用“水上巴士”(埠船)的有利条件,是西南部乡民到柯桥船运的主要水路。它经过的地方不乏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阮社,在空气中弥漫扑鼻酒香的同时,让人回忆起“竹林七贤”的故事;经过江头村,一想到这个村名的由来就会肃然起敬,因为这里一千多年前曾经是热闹非凡的码头,是各地商船出海停泊的地方,所以叫“江头”。而到了“龙舌嘴”,见到这里造就了一个奇特的地形,就足以给人上一堂“沧海变良田”
的历史课。

  看了(图1)的龙舌嘴,人们也许对那并排开两条河感到不解,其实,原因有二,一是人为干预大自然造了公、铁路的结果,当初这老岳涂东边应该是条宽阔的河,而龙舌嘴地方也可能是个涂头;二是也不能排除急水弄河有开挖取直的人工痕迹,最后就留下了窄窄的龙舌嘴,成就了伸入江中“都江堰”式的奇观。这奇特景观确实少见,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引起规划专家的青睐,早在2001年县府就有了“龙舌嘴水乡古镇风情旅游区”的规划,就是依托这寺岔河龙舌嘴的潜能而量身定做的。

 

 http://s1/small/0044hwrSgy6RVUg8fKM10&690

         (图5)2001年龙舌嘴的规划利用

  此项规划虽然当时并未实施,但寺岔河龙舌嘴的地理优势不容忽视,现在《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已启动在即,今后,这里就将以其独特风貌展示于世。

  现在,古镇改造势在必行,顺利的话,年内在改造区内即将清空,寺岔河地区是重点之一,我们在等待新景观出炉前,应该抓紧做好老家底的盘点工作,俾使不忘前辈一路走来的坚实足迹和“金柯桥”的光荣历程。

  我们从寺岔河进入柯桥开始巡视

 

  鉴湖水从阮社的江头河北流,过了镇西高家桥,沿寺岔路西行,就叫寺岔河了。

 

http://s13/mw690/0044hwrSgy6QxfkrBMw1c&690

   高家桥处正好是104国道1500公里处  高家桥上东望寺岔河 

http://s7/mw690/0044hwrSgy6RZS7kAaW06&690

这块104国道老里程碑仍躺在高  高家桥南边石桥栏上的记载,刻着

家桥北堍地上          1494K+719字样

 

 

http://s4/mw690/0044hwrSgy6RZRf7SBtc3&690
   高家桥北口进寺岔河      高家桥南口至江头

 

  高家桥位于104国道与育才路交叉口,这里将是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处,交通十分方便。从前,西部乡民“赶柯桥市”都走此路,出了市岔就是闹市,因其水陆两便成了进入柯桥的主要通道。

  随着陆上交通的发达,高家桥现已不再通航,只保留通水的功能,但作为水网的补充,还是有其必要性,何况,今后开发水乡古镇旅游也不会忘记它的。

  寺岔一带一向是柯桥工商业繁荣所在,也是柯桥行政机构设置的首选之地,解放前,当地民族工业萌芽,如季宏兴袜厂就在这里孕育起来。后来这里又是乡镇企业的聚集地,所以,这里有着骄人的历史,让我们追踪它的足迹记住它的辉煌。

http://s7/mw690/0044hwrSgy6PK33c9W6a6&690

  县属柯桥新兴塑料厂旧址      绍兴王星记扇厂  

  前面围墙内即是塑料厂旧址,东边是王  创建于1875年的“绍兴王星记扇庄”

星记扇厂,西边(现育才路)还有轻纺机械 在柯桥几经搬迁,最后在寺岔河高家桥 

厂。这里既南临国道,又有寺岔河水道,水 东北堍定址,王星记扇素以制作精良而久陆两便,故而是当时工业兴旺之地。    负盛名,今天,仍坚持着这门传统工业

 

                                     新季家台门(邃卢)

 

                                 

http://s14/mw690/0044hwrSgy6PK30C7Vj6d&690

   新季家台门(邃卢)      文物保护单位        

http://s8/mw690/0044hwrSgy6PKi0FoCH37&690

  扇厂隔壁就是“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邃卢”,人们一般都叫它“新季家台门”,因为这寺岔河东面还有一个老季家台门,故以新、老别之。此处就是“季宏兴袜厂”旧址,建筑设计及用材已带有当时新型的西洋风格。这个门面高大的台门,对柯桥人来说最熟悉的名称是“老区委”,因为曾多年作为中共柯桥区委的驻所,其东边又是尽人皆知的“大操场”,文革时期更是达到最高的利用率。

 

http://s16/mw690/0044hwrSgy6QxhmHaN12f&690

                     永福桥 

  永福桥是柯桥20多座古桥之一,就架在新季家东南寺市岔河上,桥南100米直达公路。此原为三孔平桥,因桥梁断裂,于1986年投资1.2万元改建成单孔石拱圆洞桥,既解决了南北交通问题,又使古桥与古镇风貌更为协调。

 

   http://s5/mw690/0044hwrSgy6S0FLeyq034&690
            柯桥轻纺产品市场旧址

  跨过永福桥右转,恰好在新季家的河对面,这里曾建过两个市场,菜市场和“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后者,就是现在“中国轻纺城”市场的雏形。我们不能忘记1985年7月1日这个日子,那一天,柯桥第一代轻纺市场就诞生在这里,当时虽然简陋,但正如对联写的,做到“货畅其流,产销两旺”,柯桥人敢为人先,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寺岔河畔,柯桥人唤醒了大家对市场经济的再度觉醒,从此,迈开大步走向如今的辉煌,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纺城圣

地”。  

 

                     抗战小学旧址

       在这座永福桥的东南堍(市场东面)曾有个“佛华庵”,三、四十年代还是个幽静之处,这也是一个值得纪念之地,四十年代初,日寇染指浙江,兵荒马乱之际,当时的柯桥小学就搬到这相对安静的庵院内坚持教学,这里就成了一所值得钦佩的“抗战小学”旧址,让后人怀念。

 

                       大操场旧址

http://s15/mw690/0044hwrSgy6QxhLe84Cde&690

  大操场在永福桥北邃卢东,是寺岔路和桥北路的三叉口,现中间有一花坛。七十年代这里大得更为壮观,往北几乎接近西官塘河沿,是有名的“大操场”。当时柯桥区委就在旁边,一声号令,南到型塘,北至华舍,都赶到这里开会,“文革”时期这里更是“城头变幻大黄旗”的喧嚣之地,可谓出尽了风头。这次古镇改造,这里有开一条“寺西河”的计划,因为它在重建的融光寺西面,以后,就能让小桥流水回复水镇恬静醉人的风貌。

 

http://s3/mw690/0044hwrSgy6S362TDWi22&690

公路养护段(现为交通工程检测公司)       百益房

 大操场东寺岔河北岸,过去是公路养护段,在砂石公路时期,维护路面是件重要的工作,此机构发挥过重要作用。过了公路段,就会看到一条小弄,望得见右边有一个典型的绍兴台门斗,叫百益房,也叫百益台门,虅萝盈门,古朴幽深。相传这里曾住过一位富绅,是个茶商,做了一辈子好事,最后活了一百另一岁,人们怀念他,就把他住过的宅子叫做“百一台门”,后来传为“百益台门”,足见民间对崇尚善举素来十分重视。

 http://s2/mw690/0044hwrSgy6QxiuvWvv71&690

 

 

                  寺岔河沿民居


 

http://s4/mw690/0044hwrSgy6S3by0Zft33&690
       同仁当
 百益房向东沿寺岔河行百步,有一宽阔道地,是晚清“同仁当铺”的旧址。据民国二十年《柯桥镇商会会员名册》记载,同仁当实力雄厚,从业人数有6人,资本额有一万元,而当时开一家“福元新袜厂”资金就只需一千元,足见它在当时金融界的实力之大。
        

                        老季家台门
 走过同仁当,没几步就是老季家台门,寺岔河边是其朝南正门,几经改造,现在是西式墙门,后门朝北,与剧院(原融光寺)相对。由于这所大宅建筑考究,面积大,常作为各种办公机构用房,甚至还兼作幼儿园校舍,利用率颇高,如今暂为房管所使用。

http://s10/mw690/0044hwrSgy6QyLnEtTzb9&690

  老季家台门(同仁当东)   第二进及天井,前方门通第一进     

http://s9/mw690/0044hwrSgy6QyLyp5Vee8&690从第三进看走马楼(左东侧楼,前为二进楼) 二进(拉门内)楼及第三进右西侧楼,

 

 

http://s15/mw690/0044hwrSgy6S3NLuSRw6e&690
老季家台门后进(出后门对面为剧院) 老季家台门后楼面北外貌(现房管所)

  老季家台门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前,据传,先辈是一位举人,后官运亨通,还做大了生意。季举人的后代季如鹤兄弟是柯桥“花布”业的大佬,后又建造了“新季家”,办起了“季宏兴袜厂”,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日寇侵华,各地工商凋敝,季老板得知日寇不日即到柯桥消息,就雇船连夜将部分袜机运去杭州,自此,不再回来,直到文革期间曾有人看到他在杭州的巷子里扫地,看来时势有变,只有季家台门还能留住它光鲜的过去。

         
              柯桥镇商会旧址
 http://s7/mw690/0044hwrSgy6RZVBl8Jo66&690
                寺岔河湾                                   寺岔南北河

    ,前方九十度向南转弯,面前河埠处曾有        此为寺岔河由前方九十度转弯迎面      

木桥,对面为陆家岸头,商会建此                   而来, 左为陆家岸头,商会建此 

                 http://s10/mw690/0044hwrSgy6S7O8ULj399&690
                                              龙舌嘴临寺岔河湾民居    

  据2014年1月7日广电新闻云,柯桥有商会26个,会员7000余人,绍兴县发展商会建设全市领先,商会在商业运行中抱团凝聚人心上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使商业经营得到良性发展,为轻纺城的二次创业起到助推作用。我们不应忘记,柯桥商会的鼻祖就在这寺岔河南岸的临水处,这里,曾有座木桥通商会,解放初,还曾作过工商联办公之地,寺岔河,确实是柯桥工商业的摇

篮。

       绍兴县汽配总厂旧址

      http://s10/mw690/0044hwrSgy6RVTWgF5L09&690 

       左为寺岔南(近处)北河,长约二百米,其东(右)就是龙舌嘴的“舌头”(正对面),其西(左边)为陆家岸头,这里从前有个“马王溇”水陆两便。图中围墙内就是汽配厂的旧址。当时大门开在国道边,东北两面均濒临寺岔河,这东北角内,也就是商会旧址。这是一家建于1954年的县属老厂,1989年就有职工443人,在方兴未艾的汽车运输业发展时期,抓住机遇,生产出各种转向拉杆方向机、变速箱及刹车盘等配件,是柯桥传统手工业走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典型,功不可没。

 

        寺岔河与市场的对接  

  寺岔河旁一条寺岔路,水陆两路入市各有千秋。

         陆路

 http://s12/mw690/0044hwrSgy6S4C1TgArab&690
寺岔路原柯桥农工商群益批发部向东  走过
原兽医站,再向东去出口

 

http://s11/mw690/0044hwrSgy6RYxqdNx05a&690
 寺岔路到了东端,进弄去      已到了转角处        

 http://s10/mw690/0044hwrSgy6RYx21q2J89&690

  再转这个弯,朝着亮光处进市  2号迎东,出去就到了市河 

 

http://s1/mw690/0044hwrSgy6S6qZiRxK80&690
 2号门从右边出来到急水弄河口       工农桥西堍(左)即寺岔出口    
  
          水路 

 

  http://s2/mw690/0044hwrSgy6QxikRWeZ21&690 寺岔河自西来此转南龙舌嘴(前)  寺岔河已到龙舌嘴(左)

 

http://s15/mw690/0044hwrSgy6S4BtGPO6ce&690右即龙舌嘴舌尖,向右去出口 龙舌嘴舌尖与公路间的寺岔横河
 
  http://s1/mw690/0044hwrSgy6S4BCEq9W50&690
     右龙舌嘴民居,前门东临急水弄河,后门西临寺岔南北河。前方尽头即为龙舌嘴尖。

  
至此,寺岔河已绕过龙舌嘴,流入柯水主流急水弄河,完成了鉴湖水至柯桥最后一个接力棒的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柯水北河
后一篇:急水弄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