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3725006140
用户372500614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06
  • 关注人气:2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山怀旧之旅

(2013-10-10 09:44:00)
标签:

文化

分类: 旅游随笔

昆山怀旧之旅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应昆山朋友瞿维林之邀,我和老伴一起,进行了一次昆山怀旧之旅。

 我和昆山的缘源,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1975年,我在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劳动了近四年后,开始落实政策,分配工作。当然,北京是无法回去的,当时一般都是回原籍安排工作。但是,由于我家在上海,而上海对北京的人一个都不要,我当时真是有家难回啊!组织上为照顾我,联系和上海毗邻的苏州。感谢苏州,在我困难的时候,接纳了我,安排我到苏州地区交通局工作。我在苏州整整工作了五年之久。因此,我对苏州怀有深厚的感情,总是把苏州作为我的第二故乡。

 苏州地区下属八个县,昆山是其中之一。当时没有安排我具体职务,只是让我参加调研工作,因此我得以跑遍了苏州地区八个县,昆山也是我经常去的地方。1976年底,地委组织一批机关干部组建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昆山县正仪公社。工作队由地区和昆山县的机关干部为主,同时从昆山县抽掉了一批大队党支部、团支部书记等基层干部,作为培养对象。我所在的工作队由地区交通局的副局长带队,一共七、八个人,进驻正仪公社光明大队,其中就包括时任千灯公社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瞿维林。我们在工作队工作了一年时间,从此成了好朋友,至今已近四十年了。

104日我们乘车到达嘉定安亭,一过安亭就进入了昆山。一路上但见公路两边都是一个个工厂,看不到有一块农田,和上海郊区没有什么区别了。到了昆山市区,由老瞿的女儿接我们到了她的新家。老瞿已经在家里等着我们,由于多年不见,见面之后,大家都很高兴。我们一起回忆起当年在工作队的情况。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工作队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过去的一些做法,重点对农民进行学大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巩固集体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和副局长就住一户农民家里,但吃饭没有在农民家里吃,还是工作队单独建立食堂,也经常和农民一起参加集体劳动,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农民反映,我们这一次工作队和以前的工作队,比如四清工作队还是有些区别的。以前的工作队比较“左”,连农民种在田埂、地头的黄豆、红薯都要拔掉,称之为“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我们这次就不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因此,受到农民的欢迎。

说起目前的情况,我们这位老大队党支部书记,虽然文化不高,但对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相当了解,他认为,现在中国,国家强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他对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感到满意。他对当前最不满意的是两件事情:一是黄,在一些乡镇,到处都是卖淫嫖娼的场所;二是赌,有些人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下午,我们和老瞿一起来到当年工作队驻地正仪镇。正仪也是个古镇,临河建造的房屋体现了江南古镇的特色,由一块块石板铺成的老街和横跨正仪河的古桥还基本上保持了原貌。街道两边的商铺大部分都已改建,当年我住过的老房子已经拆掉,房东老太太不知是否还健在?当年的大队部也已改为他用。我徘徊在正仪老街,希望能遇到当年认识的老乡,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了。

人到老年,总是喜欢怀旧。此次昆山正仪之行虽然未能见到一个熟人,但总算了却我多年的一个心愿。

 

                        201310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复旦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