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大店一中五楼会议室听了何捷老师的课让我有了深刻的感受。这位老师可以称的上是有幽默魅力的老师,他的课可称的上是典型的语文课。
这位老师的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我想这就是魅力老师所应该具备的特质吧。首先何捷老师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学识让人为之钦佩。课堂上有很多对文字和语言的处理,让我这个语文老师感到汗颜。何捷的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作者的感受。再配以贴切的音乐,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
来自福建的何捷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课堂上他把教学语言打造成了一门艺术,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用幽默诙谐来靠近学生,以鼓励为原则,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里。何捷老师执教《匆匆》时:
“孩子,你抓住细节处,也抓住关键处了。掌声鼓励,真不简单。”
“好孩子,你非常了不起,真善于倾听,能听出这么多味道来。”
利用这一些都是在善于倾听,倾听是最好和作者沟通的一种方法,不但让学生善于倾听,而且也是何捷老师自己善于倾听,善于倾听学生的语言,善于倾听学生的感受,善于倾听------------,再就是利用开始的音乐配送朗读,富有感情的读声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到当时作者对时间的无奈,而又对时间的流逝感觉到可惜,时间过得匆匆,不知道所以然而走。
这堂课的教学层次清晰,教师先让学生倾听音乐配朗读全文,画与“匆匆”相关的句子,画出在倾听朗读过程中学生发现与匆匆相关的句子。教师恰到好处的渗透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于是学生有了对课文第一层整体感知认识。对内容的深入学习教师更是巧妙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自然段对匆匆的感悟理解来自对文字的理解都是源自学生的体验,通过对匆匆时间的不同,使学生在不同段落中体验对匆匆的理解。不同形式的品读展示学生个人的真实体验,将学生的学有所得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整堂课中看到的是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教师的方法渗透确实是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整节课给人的感受就是轻松、愉悦、学有所得又不露痕迹。何老师采用了散文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散文真是做到了极致。体现了对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使学生对散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对学生的关心超乎寻常,使整节课也就显得和散文的特点一样,形式上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