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观察》教案
(2015-06-08 10:51:20)分类: 教学随笔 |
我会观察
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和含义,认识到观察的重要作用。
2、 行为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运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描述其形态特征,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观察中,去感知事物,体验事物的美好,并增强团队互助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运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描述其形态特征。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课件、袋子(食盐、牛奶、樟木球,玩具沙响蛋,乒乓球),丑柑、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请xx同学到讲台后面躲起来,问谁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衣服?(指名回答)。
师小结: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学会观察。(板书:我会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
出示:
直接观察法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观察和记录。
(三)考考大家会不会观察
2、带着问题再来看一遍。
为什么第一次不清楚,第二次就很清楚呢?
3、总结:看,观察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不是观察只能叫作看了。(板书:目的)
4、把所有的图片都放在一起,还能找出有几张“喜洋洋”图片吗?(学生回答)
5、师:你是怎么数的呀?(学生回答)
6、总结:所以,观察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时间顺序,有先有后,可以是早到晚、前到后,也可以倒着,从后到前、从晚到早等等;也有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表到里等。(板书:顺序)
(四)小组观察袋子
1、(出示袋子)谁知道袋子里有没有东西?依据是什么?(眼睛)
师:看是直接的方法,但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也能让我们观察事物。
学生说说袋子里有什么?并且说明是怎么知道的。(相机板贴:手、耳朵,鼻子)
打开袋子,师生共同总结通过何种方式观察到了有何物品。(盐包)(相机板贴:嘴巴)
4、师:在观察过程中,单凭一种感官或许还不能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多种感官协调合作,这就需要总指挥:大脑
(五)运用直接观察法,小组实践
1、出示观察物品:丑柑
师:现在该是你们出马的时候了,请你们来试着观察这种水果,请组长来领取。
出示观察提示。发观察表2
2、学生汇报
2、观察记录方式:图画、文字、照片、视频等。
(七) 总结交流,展望未来
出示: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伽俐略发明了时钟,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4、师小结: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八)作业:课后观察你身边的一样物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五、板书设计:
多种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