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正方体(大班 数学)
(2014-04-15 11:16: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示范教学 |
教材分析:
在幼儿活动中,几何形体的认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作出辨认和区分,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与空间想象力。正方体是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并由12条棱和8个顶点组成的。并且在生活中,正方体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认识的顺序是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过渡、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的。我们班的幼儿对正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是相等的,并能对正方形进行正确的辨别。同时,孩子们已有一定的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本活动的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然而,对正方体的认识非常模糊,不能有序的进行观察,只能说出是方方的或正方形,很难联系到实际中去。
本次活动将重点定为:学习有序地观察正方体特征。难点定为:探求正方体的特征并准确说出名称。
设计思路:
根据目标及内容要求,幼儿的现有水平,设计了“观察比较找不同——自主探索找相同——动手操作探索面——引导认知找特征——生活寻找迁经验——观看课件知应用——活动延伸做形体”这条线索展开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观察正方体特征。
2、探求正方体的特征并准确说出名称。
3、寻找正方体的相似物品。
4、体验寻找、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盒子若干;剪刀、水彩笔、铅笔、报纸、尺子、毛线;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发现形体的不同之处
师:孩子们,在桌子上有很多漂亮的盒子,它们都相同吗?哪不相同?
幼儿观察比较找不同。
师:谁想说说你的发现?
个幼交流表达。
小结:这些纸盒颜色、大小、图案等都不同。
二、自主探索,找出形体的相同之处
师: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我们一起看一看,找一找。
幼儿自主寻找。
师: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幼儿表达发现。
小结:有的孩子说这些盒子都有正方形。
三、动手操作,测量比较形体的六面
1、寻找方法,点数面的个数
师:像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几个呢?请你试着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幼儿自主尝试点数。
师:谁到前面来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么数的?
个幼展示点数方法。
小结:在数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多数和漏数我们可以把盒子放好不动,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小结:像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6个,也是盒子的六个面。
2、探索发现,形体面的特征
师:这六个正方形一样大吗?它们真的是正方形吗?
师:你怎么才能知道它们是正方形并且一样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儿表达。
师:请你自由选择材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幼儿动手操作验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幼儿分享方法和结果。
小结:这些盒子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一样大!
四、引导认知,明确形体的具体特征
1、认识棱及其数量
师:这些盒子除了面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发现棱。
小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叫棱。
师:一共有几条棱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幼儿尝试点数棱的个数。
师:有多少条棱?你是怎么数的?
个幼展示点数方法。
小结:盒子有12条棱。
2、认识顶点及其数量
师:除了有面、有棱还有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顶点。
师:在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就是正方体的顶点。
师:一共有几个顶点呢?快数一数!
幼儿自由点数顶点的个数。
小结:盒子有8个顶点。
3、归纳命名并小结
小结:像盒子这样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的图形叫正方体。它有12条棱和8个顶点。
五、经验回忆,说出形体的相似物品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正方体的物品?或者和它相似的物品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尝试寻找并表达。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正方体的。
六、观看课件,了解形体的广泛应用
师:这里也有一些正方体的图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幼儿观看课件。
小结:正方体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七、活动延伸,动手动脑制作正方体
师:我带来了有很多有趣的小纸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小秘密。它们都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教师边出示不同正方体的展开图边问。
师:在区域活动时,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