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夜

(2015-08-07 14:54:58)
标签:

随笔

文化

白夜行

小森林

情感

分类: 瓶中沙✿阅读

              http://s12/mw690/0043MskGgy6UrLkS9f53b&690

《白夜行》看到最后,真相揭开时,我的心里泛起一阵冰冷。

我合上书,把它放在枕边,然后仰面躺在凉席上。闭上眼睛,午后的风擦过窗帘,吹过面颊,透着薄汗的身体好像一片潮湿的土壤,种子在皮肤和头发的缝隙里悄无声息地攒动着,一个梦境的恍惚中,就生长出密不透风的森林。但这样的幻觉只需要睁开眼睛,就瞬间烟消云散。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一个个种子似的悬念被东野圭吾播散在故事的字里行间,渐渐绵延成一片秘境森林,他让读者在层层递减的悬念里摸索前行,却没有抽丝剥茧地解密细节。五百多页的铺陈,结局只有寥寥数笔,在那个定格的终结画面中—— 亮坠落在血泊里,雪穗冰冷地转身,再没有更多的话语。这就如同在密林的尽头又埋藏了一个更幽深的洞穴,那里是终年不见阳光的黑暗冰冷,而这种冰冷与罪恶无关,它更像一种空洞,一种不知该填进何种情感的茫然。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往往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东野圭吾将他的读者们带进了黑夜的深处,却在终点前的十字路口忽然放手,我们就这样被抛弃在了猝不及防的迷雾里。

我只能返回起点重新探寻:七十年代中期,当铺老板桐原在一座废弃的大楼的封闭房间被杀,留下妻子和十岁的儿子亮司。疑似桐原情人的另一个单身母亲在被调查时也突发意外死亡,留下女儿雪穗。随后雪穗被一个远亲收养,脱离了贫穷,逐渐长成一位美丽优雅的少女。这个少女仿佛是个被上天眷顾的女神,成长之路顺风顺水,凡是阻碍她的人总会遭遇某些不幸。

    而男孩亮司的生活却异常的灰暗,他仿佛是一个幽灵,十九年来一直徘徊在罪恶的深渊:拉皮条、强奸、窃取企业的高级情报、盗版软件、盗取银行卡、杀人……而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荡平雪穗的障碍。这份畸形却深情的守护最终结束在雪穗新店开业的那一天,亮司冒着被抓捕的危险出现,为了守护两人的秘密,穷途末路之间他选择结束了生命。之前的因果线索只是寥寥几笔带过,更多的真相随着亮司的死亡戛然而止,只剩下雪穗冷漠的背影渐行渐远。

如果说童年时的相知相遇是两个孩童对彼此身世的怜惜和一份懵懂的爱恋,那么在接下来十九年的羁绊中,他们更是被爱情、欲望、梦想、罪恶等种种复杂的情感牢牢捆绑在一起。追踪亮司犯罪十九年的老警察把他们的关系比作“枪虾和虎虾鱼”,两个人利益共生,罪爱纠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可以理解亮司的阴郁、残忍、多疑,也可以体会雪穗在温柔美丽的外表之下那一颗步步为营,城府狠辣的内心。但我一直坚信,再无情的灵魂里也会有温情的一角,如同午夜里最后的阳光,所以当雪穗抛弃了血泊里的亮司,头也不回地离开时,我感觉这一幕有种难以理解的突兀。


           http://s11/mw690/0043MskGgy6UrLnLuMW2a&690

    忽然想起一个说法:《白夜行》代表了一种“弃子”文化。我们生活的都市日益繁华,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接却愈发薄弱,我们随时可能陷入无人依靠的危机和动荡之中,如同被抛弃在茫茫的黑夜,此时的人们总是想抓住一点光亮,这样的执念会演化成内心的暗影,也可能成为生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脑海中浮现出一部与《白夜行》风格迥异的作品——桥本爱主演的电影《小森林》。

在这部纯美如田园牧歌般的影片里,女主角市子厌倦了城市的生活,在童年的小森里度过了恬淡悠闲的一年时光。她在夏天采摘树上的浆果做成甜蜜的果酱,在秋天收获金黄的稻穗,在冬雪皑皑的小屋里和友人分享软软糯糯的纳豆,然后迎来春天,蔬菜吐出了嫩嫩的新芽……女孩独自生活在世外桃源般的小森里,安静地等待,温柔地疗伤,没有矫情,没有眼泪,观众只是在她偶尔泛起的回忆片段里窥见她忧伤的曾经:母亲的不辞而别、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爱情的破灭、工作的不顺。然后她把自己放逐到了童年的港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成了一棵孤独却不绝望的树苗。

《白夜行》里,雪穗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

    在生活被黑暗吞噬的阶段里,命运总会留下一点救赎的光,它是一次次拯救了雪穗的亮司,是市子在生活最低谷时给她容身之所的小森林。

           

            http://s9/mw690/0043MskGgy6UrLqhjCw98&690

安静的市子是人群中的倾听者,不寻求怜悯也不诉说困顿,即使面对误解也从不歇斯底地。在与小森呼吸与共的岁月里,她越来越像一缕很轻很淡的晨雾,随风飘荡却又落地生根。

就连她的离开也是那么安静,在春日的某一天,忽然不见了女孩的影子,她什么也没带走,也没有什么因为她的离开而改变。洋葱的嫩苗又长高了一茬,友人顺手帮她打理了不规整的蔬菜,“她一定会回来的。”——每个人都这么理所当然地相信着。

而她在五年后真的回到了小森,如同蜕变之后的蝴蝶寻根而来。祭祀的舞台上她和爱人翩翩起舞,歌颂着丰收的神祇和美丽的万物,我看见那双眼睛依旧明亮而安静,却不再是曾独行黑夜的隐忍之光,而是有真正的太阳在温暖地闪耀。

结尾的画面又切换回了小森里的记忆片段,耳畔响起了清新的主题曲:“黑暗的森林,水滴的气息,侧耳倾听;温柔的风,狂放地吹,是为了治疗伤口;有时候,虽然什么都不明白;事到如今,我想告诉你,我已明白……”

    我想起市子骑着单车穿行在乡间的身影,在另一个故事中,那个同样经历着孤独长夜的女孩却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对于雪穗的转身,我忽然有了新的看法:面对突发的死亡事件,这个善于演戏的女孩要想摆脱嫌疑,完全可以表现得惊慌失措,不露痕迹,但她却异常冷漠地离开,仿佛疲惫地不愿再掩饰任何情绪。她的黑夜之光永远沉坠了,在最深的绝望里她成了一朵只剩躯壳的恶之花。

白与黑,本来就是无法共生的事物,没有人能永远行走在白夜,要么迎来朝阳的重生,要么永坠无边的苦海——

这是白夜的宿命。


                            

                        http://s9/mw690/0043MskGgy6UrLt8spaf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想长过远日
后一篇:周遭欢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