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茶碗中的唐物茶碗

标签:
茶具茶碗分类日本茶道日本国宝天目茶碗 |
分类: 日本瓷器 |
《东洋见闻录》
茶碗是茶道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茶道具,也是第一的茶道具,同时也是种类最为丰富的茶道具。日本的茶碗并没有中国的碗的种类那么多和丰富,随着历史的发展,基本发展出三期的趋势,即从中国进口的唐物茶碗,从朝鲜进口的高丽茶碗,日本本国生产的和物茶碗。其中,高丽茶碗的种类最多。茶道入门即是从“识器”开始,然后才是“修身”、“静心”,所以,虽然日本茶道讲究禅寂,但是对于器物的要求和分别,却是非常严格的。日本茶碗的基本种类。一共有三期,二十多种,近100个小类。这里介绍第一期的唐物茶碗。
唐物茶碗
唐物是指从中国进口的东西的总称,包括唐物茶碗、唐物茶入、唐物茶壶、唐物花入等等。其中最为值钱的是唐物茶入,然后,才是唐物茶碗。
中国向日本出口瓷器,要追溯到唐代,所以叫做“唐物”,当时是以赠送和私人携带的方式,把大量中国的瓷器带回日本,不过唐代的瓷器技术其实还不是很高明。宋代大量瓷器出口到日本,这个时候,唐物茶碗和中国茶道在日本流行开来,这是唐物茶碗的鼎盛时期。德川幕府成立以后,日本茶道发生了重大转型,这个时候,高丽茶碗替代了唐物茶碗的地位,直到今天,唐物茶碗的观赏和艺术价值都超过了使用价值,但是日本茶道讲究的主要是使用价值。其实中国各种各样的瓷器,都出口到日本过,但是,出口瓷器并非精品,和清宫旧藏的差距非常大,但是日本人还是非常珍惜。现存唐物茶碗比较多的是竹猫神社。
唐物茶碗主要有:
1 天目茶碗,其中包括禾目天目(兔毫建盏),油滴天目(鹧鸪建盏),曜变天目(异毫盏),俗称建州三天目。还有木叶天目,玳皮天目,龟鳖天目,俗称吉州三天目。油滴天目中还有磁州天目。除此之外,还有黄天目和灰披天目。这些都是唐物天目。
2 青磁茶碗,即我们的“青瓷茶碗”,有一般的青磁和珠光青瓷(劣化发黄的青瓷)两个大类
3 染付茶碗,就是我们的”青花瓷“
4 赤绘茶碗,也就是我们的”五彩瓷“
5 安南茶碗,越南北方原来的安南国生产的茶碗,但是也算在唐物中。
天目茶碗:天目茶碗本来是指日本僧人带回的黑色茶碗,日本的僧人多在天目山修行,从那里带回了茶碗,主要是当时福建建州窑生产的一种叫做建盏的茶碗。后来,日本人把所有的黑釉碗都叫做天目茶碗,所以天目茶碗并不特指建盏。
禾目天目:禾目天目,中国人叫做兔毫建盏,是建州窑的主要产品,由于极厚的挂釉在烧造的时候产生了流动,所以产生了一条一条的图案,这也是“窑变”的一种。是宋代非常常见的一种碗,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古玩市场上都有大量的存世。其中,毫色泛绿为佳,而泛蓝则为极品。但是禾目天目由于数量太多,所以并没有特别有名的藏品。
油滴天目:油滴天目有两种,一种是建州油滴,在中国叫做鹧鸪盏,因为花纹像鹧鸪鸟的羽毛。还有一种叫磁州油滴,在中国叫做雨点釉,两种碗一种是南方瓷,一种是北方瓷,风格迥然不同。油滴天目是建州窑另外一种施釉方式而成的碗,但是成功率非常低,所以传到日本就非常珍贵了。油滴天目因为釉银色,看上去就像油挂在上面而得名,又以滴中带蓝为上佳。
曜变天目:曜变天目是油滴天目偶然而成的珍品,在全世界,被认定为曜变的只有3只(据说曾经有5个除了已经认定的3个还有两个。一个是竹猫神社藏但未曾公开展出。另外一个是本能寺之变时和织田信长一起焚毁)。堪称是谜一般的茶碗。曜变茶碗可能是由于油滴中空气爆裂却没有伤及碗面而成的,所以油滴附近有异常耀眼的蓝色。曜变茶碗在古代中国被认为不好看,所以中国大陆发现了一些被砸碎的曜变瓷片。但是北宋时代,曾经有一些被进贡到朝廷,被称为“异毫盏”因为皇家认为有靡靡之音的感觉,最后被打碎丢弃并禁止进宫。
以上三种,都是来自于福建的建州窑,所以又叫做建州三天目。是日本茶碗中,最为高级的品种。
木叶天目:木叶天目又叫做树叶盏,是宋代江西吉州窑的有名作品。吉州窑在烧之前,用一种特殊的贴花技术,把树叶,剪纸等贴在碗面,然后上釉烧造,这样就会出现奇特的花纹。在喝茶的时候,就好像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上,很有意思。木叶天目一般都是大口径的斗笠盏,是江西吉州窑非常普遍的一种产品。
鳖甲天目:在《大正名器鉴》一书出版前,日本人并不区分玳皮天目和鳖甲天目。鳖甲天目和玳皮天目的外观迥然不同,在中国,两种碗一直区别,玳皮天目叫做贴花盏,而鳖甲天目叫做虎皮盏。其实主要的区别还是在碗内表面。鳖甲天目是宋代吉州窑的名品,用类似建窑的挂釉方式形成很有意思的类似老虎皮的花纹。器形和木叶天目一样,大多是大口径盏。
玳皮天目(玳玻天目玳瑁天目):玳皮天目是吉州窑最为精美的茶碗,在日本,有一件玳皮天目被评定为国宝。玳皮天目的上釉方式和鳖甲相似,但是内部都使用贴花的技术,图案一般都是吉祥的动物、文字,其中以龙凤、生肖、花草,最为众多。而窑变形成的和钧窑相似的黄色花纹,表现出了非常细腻的质感,堪称是唐物中最为华丽的茶碗。以上三种,都是来自于江西的吉州窑,所以又叫做吉州三天目。比起建州三天目,吉州三天目的名气要略微逊色。
黄天目:黄天目和灰披天目的外观非常相似,都是南宋时代和元代南方烧造的黄色建盏。其烧造的方式和传统的宋代建窑有了很大的区别。是在釉料中加入草木灰形成特殊曜变的茶碗,能够造就星云一般的效果。在中国,黄天目茶碗很容易和北方的劣化青瓷混淆,并且,认为是比较低档的茶具。但是,黄天目在日本茶道的转型期被重视,其普通的外观,受到日本茶人的一致好评。
灰披天目(灰被天目):灰披天目的时间跨度要比黄天目大,最早是指一批建窑的失败品,即挂黑釉失败,或者忘记挂黑釉的建盏,所以盏面没有出现黑色,而全部是内层的黄釉,看上去就好像覆盖了一层灰一样而得名。元时代,建窑没落后,这种黄釉碗因为技术的没落而大量出现,并且少量出口到了日本。和黄天目一样,并不起眼的颜色,没有花纹,甚至是非常古朴的颜色,大大激起了日本人的美感体验,因为日本人非常偏爱灰披天目茶碗。
青磁茶碗:青磁,即中国的青瓷,在日本是极端高级的茶具,往往被当作观赏器,而不是使用器。日本的青瓷,基本上都是南方龙泉窑的作品,时间跨度从宋代到明代,主要以粉青和豆青为主。古代,并没有五大窑的碗流传到日本,而且五大窑的器物中,并没有日本常见的茶碗这种器形。
青瓷平茶碗:天目茶碗的特征是胎后,碗高,并且碗口有明显的束口,这种束口的碗,后来直接叫做天目型,或者京型。而青瓷中,大多是撇口的开放造型,这种茶碗被叫做平茶碗。青瓷茶碗中,平茶碗比较多。在中国,青瓷一般不被用作茶器,因为青瓷的颜色和茶汤冲突了。日本也是一样,日本的青瓷茶碗大多是观赏。比如这只以前介绍过的青瓷马蝗绊,就因为好看,所以被足利义政氏修补而产生了新的美。在茶道具中,青瓷茶碗的评价不高,但是在观赏器中,则拥有远远高于其他茶具的艺术价值。
珠光青瓷:珠光青瓷,中国认为是一种劣化青瓷,是烧造温度不够而达不到绿色的一种黄色的茶碗。但是,这种碗是一种中国同安窑的特殊茶碗,是一种故意造成青瓷劣化的技法。虽然茶碗是黄色,但是也的确属于青瓷的一种。
染付茶碗:染付茶碗,也就是指中国人的青花瓷。青花瓷对于中国人来说,本来也是和西域大有关系的,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种深蓝色的染料,通过西域的传来,中国才有了这种颜色的瓷器。而这种瓷器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洁白如雪的陶土,也是只有在江西景德镇的高龄山才能找到,也就是高龄土。明代时,青花在中国开始流行,一部分传到了日本,但是,纯白和深色调是中国丧葬的颜色,也是日本传统丧葬的颜色。
安南茶碗:安南是古代越南北部的一个邦,也就是古越南,这个地方时而被中国吞并,时而成为中国的属国,所以这里的瓷器,在日本也被划入唐物。而越南也是当时少数掌握瓷器烧造的国家,技术来自于中国。安南茶碗的种类很多,有彩瓷,但是以比较粗糙的青花为主。而且安南茶碗的器形往往比较小,德川幕府柳营御物就有一件非常珍贵的彩绘安南茶碗。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受到武士的钟爱。而安南茶碗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经常出现蜻蜓的图案,直到今天,越南的瓷器仍然大多有蜻蜓。高丽云鹤,安南蜻蜓,一南一北两种情趣,常常被茶人津津乐道。
赤绘茶碗:所谓赤绘茶碗,就是我们中国的五彩瓷和斗彩瓷,是明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瓷器表现形式。是把绘画艺术和瓷器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日本人则称为赤绘。赤绘在茶道中不被重视,甚至并不是当作茶碗使用的。但是作为观赏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以至于后来日本人的伊万里瓷器,就是模仿中国的斗彩,最后,不论是品质,还是工艺,都远远超过了景德镇。
http://s1/mw690/0043AXRqgy6MYYPJqFib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