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日本瓷器“有田烧” ——日本指定的国家传统工艺品

(2014-02-11 11:59:19)
标签:

瓷器

日本瓷器

有田烧

花瓶

时尚

分类: 日本瓷器


http://s6/mw690/0043AXRqty6Gv576iDH45&690——日本指定的国家传统工艺品" TITLE="介绍日本瓷器“有田烧” ——日本指定的国家传统工艺品" />

有田烧(ARITAYAKI)

有田烧瓷器是日本瓷器的始祖,是出产于日本九州岛北端的佐贺县有田町。因为当时是通过伊万里港出口瓷器的,故也把它称之为“伊万里(IMARI)”。泉山陶石、天草陶石作为瓷器的主原料,但按瓷器的不同种类是区分使用的。根据作品的制造时期、样式,大致可分为初期伊万里、古九谷样式、柿右卫门样式和金襕手。还有一个是由肥前藩主的锅岛藩主的官窑烧制出的高级瓷器专门献给朝廷的“锅岛式样”,如被皇室采纳使用,就被称之为“禁里(皇宫)样式”。到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各地开始烧制瓷器之前,有田是日本国内唯一长期连续生产瓷器的地方。

1977年(昭和52年)10月14日被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为传统工艺品。

有田烧历史

    有田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年前的1604年。在丰臣秀吉时代,朝鲜出兵的锅岛藩主锅岛直荗从朝鲜半岛带回了陶工李参平(日本名字:金江三兵卫),1604年李参平在佐贺县的有田泉山发现了白瓷矿,据说从1616年由白川天狗谷窑开始生产日本最早的瓷器,这也就是有田烧和日本瓷器产业的开始。而在这之前,有田地区已有许多从朝鲜被带回的陶工在此制作陶器,日本瓷器的制作,李参平是第一人,因此也被尊称为白瓷的鼻祖。

当时有田烧受中国景德镇瓷器的作风影响,制作的是染付磁器(青花瓷器)(初期伊万里),「染付」同中国的「青花」,是白地蓝色图案的青花瓷器。瓷器是使用「吴须」颜料在瓷胎上描绘图案后,再在上面施透明釉药烧制而成。因为当时17世纪的朝鲜只能制造白瓷,染付(青花)和色绘(彩绘)的技法不发达,故认为图案是从中国瓷器中学的,「吴须」颜料也是从中国进口的。而当时有田窑中制作瓷器的道具和制坯方法是学习朝鲜的。

1637年(宽永14年),锅岛藩主注意到了瓷器中蕴藏的商品价值,开始介入伊万里·有田地方的窑场的运作,对其进行整理和统合,在有田限定了13个窑场,形成了有田皿山。之后,有田的窑业生产中心转向瓷器。得益于锅岛藩积极采取的保护和奖励政策,有田窑业发展迅速。到这个时期为止,有田烧称之为“初期伊万里”。

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清两朝交替的内乱时期。由于战乱,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多年不能恢复,一向从中国进口青花瓷器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已难买到中国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将目标转移到中国附近的日本有田烧上,开始将有田烧瓷器销往欧洲地区。1650年开始收购日本瓷器,首次收购才145件。到1659年已收购56700件,从而促进了有田瓷业的飞跃发展。在17世纪前半,柿右卫门样式的确立完成,有田烧以“IMARI”的名字被欧洲皇室的王宫贵族所迷恋,特别是豪华的“金襴手”风格的瓷器,狂热收藏以至于与纯金同价。

柿右卫门样式的瓷器经荷兰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出到欧洲市场。欧洲在18世纪初,开始能够制作瓷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窑场都曾大量仿制日本的柿右卫门瓷器。德国的麦森窑(Meissen)、荷兰的台夫特窑(Delft),以及英国的雀儿喜窑(Chelsea)等竞相模仿。可以说,日本的有田烧奠定了欧洲瓷器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