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标签:
绘本传统文化兔儿爷绘本聊斋虎王子 |
分类: 绘本 |
绘本是舶来品,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
在推广绘本时,我们习惯将其与国内的连环画做比较。虽说连环画的内容偏成人化,而且图画是为文字服务的,但连环画毕竟有跟绘本相似的地方,比如它的图文比例,比如图画的艺术水准。在绘本被“拿来”后,我们的原创作家们也在原有连环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创作理念与手法,进行着属于我们国人自己的绘本创作。
http://s8/mw690/0043eITXgy6KE0grpwX87&690
这一点,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上显得尤为突出。
绘本里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国画技法,一个是中国的民间故事或民俗人情。
关于国画技法,范围相对窄一些,向学绘画的朋友请教了解到,原创绘本中真正的国画技法绘本非常之少,基本都是西画技法及现代技法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比较标准的国画绘本是由耕林童书馆出品、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绘本聊斋》系列,原著是蒲松龄,绘者是施大畏、吴山明、杜大恺等国画大师。该系列一共六册,分别为《聂小倩》《促织》《劳山道士》《种梨》《白秋练》,兼具写意水墨与设色的画法,非常有欣赏价值。而其他我们所熟知的原创绘本,虽然都是中国故事题材,但更多运用的是水彩、水粉、点彩甚至电脑、卡通画技法。比如熊亮先生的《京剧猫》系列就使用到了点彩技法。
http://s16/mw690/0043eITXgy6KE0v7cS3ff&690
从内容和主题上来讲,原创绘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处处皆是。
类是民间故事的改编。绘本原创工作室联袂向华老师改编创作的《金头发》《长发妹》等系列作品,是为数不多的反映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的民间故事题材。蔡皋老师创作的《宝儿》《青凤》《干将莫邪》《花木兰》《百鸟羽衣》等作品是把经典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以非常鲜明的个人化风格展现了出来。之前提到的《绘本聊斋》系列以及蔡皋老师与松居直先生合著的《桃花源的故事》都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进行重新演绎的佳作,同样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较高水准。旅法华裔陈江洪先生的创作同样是吸取了民间故事的精神内核及叙事技巧,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重新打造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好绘本。《虎王子》《小莲》《小鹰》《神马》,取材广泛,你能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身影,却又充满了阅读的新体验。
http://s8/mw690/0043eITXgy6KE0kgZWTf7&690
另一类是中国元素的呈现与演绎。熊亮先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如《灶王爷》《泥将军》《小石狮》《兔儿爷》以及《京剧猫》系列、《梅雨怪》系列还有《好玩的汉字》等,在这些绘本中,你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灶王爷、兔儿爷,中国的石狮子、京剧、汉字等众多鲜明的中国符号。熊亮先生结合现代手法与独特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感及人情味。关于中国节日方面的绘本,有郑勤砚老师的《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王早早老师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以及司南老师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都是套系作品,各有风格。除此之外,单独关于老北京介绍的,就有于大武先生的《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保冬妮老师的《北京记忆小时候的故事》系列以及《冰糖葫芦,谁买》《咕噜噜涮锅子》等作品。表现剪纸艺术的绘本创作也很多,伊安老师的《剪纸绘本:春夏秋冬》系列、于平任凭两位老师的《蛇年的礼物》《老鼠嫁女》等都是佼佼者。
http://s14/mw690/0043eITXgy6KE0paou9ed&690
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同样被外国作家“拿去”,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与赞赏。琼-穆特创作的《石头汤》已经荣获凯
迪克大奖的《禅的故事》,都涉及到了中国元素及文化精髓。美籍华人杨志成先生创作的《狼婆婆》《七只瞎老鼠》不仅借鉴了中国民间故事,还借鉴了中国的剪纸技法,也收获了凯迪克大奖等至高荣誉。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绘本是一种很好的载体与媒介,沟通着成人与孩子、中国与外国、过去与未来。
祝福我们的原创绘本作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绘本,把传统文化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未来视野中,开出别样的花朵。
李少白-绘本乐园
2014年7月22日
(欢迎搜索“绘本乐园”微信公众号加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