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技术大停滞——范式春梦中的地球工业文明(1.2)| 资水东流
点击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戳穿忽悠,粉碎谣言
导读:烟花爆炸的瞬间绚丽且美,但人眼看到的时候,爆炸已经接近尾声。此文是我读过的最发人深省的文章之一。地球文明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点!在黑暗的宇宙森林中,行星上的化石能源是一根小火柴,如果能够点燃,那么将会获得整个森林;如果不能,就会困死在地球上!
————————————————————————————————
上一篇《技术大停滞——范式春梦中的地球工业文明(1.1) | 资水东流》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8788347966764。
1.2 人类文明所经历的范式转换
如果把范式概念应用到技术文明上,那么很显然,采集和狩猎是一种范式,农业文明是另外一种范式。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又是一种全然不同的事物。
人类在进化树上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后,在几十万年的时间内,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
http://www.pep.com.cn/lsysh/jszx/jxyj/jxxc/201008/t20100827_805526.htm
那时地球上群体人口的规模很小,不超过50人,男人是主要的狩猎者,而女人则主要从事植物采集并靠此提供食物。这类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当时人类社会的主要特征:
1
2
3
一句话概括,根本谈不上任何文明。弱肉强食是部落的最大共识。
但在大约10000年前开始,农业,马匹,车轮,冶金,文字所代表的一次技术革命,把人类从蒙昧时代解放出来,对世界的改造远超之前的原始社会。关键技术进步体现在农业上,人类首次能够主动的固定太阳能。新的负熵流使得人类社会能世代繁衍并逐步脱离蛮荒状态,建立起秩序井然的文明。纵观历史,各大农业文明的特点都很相似:
1 比较高的人口密度,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农业文明极致,能够1平方公里养活50人。
2 定居生活,耕地需要固定劳动力。
3 金字塔般的秩序,底层农民供养上层统治者和知识分子。
农业革命把人类带到了一个新的技术台阶上,负熵流的大幅增加,意味着文明开始萌芽。在之后的几千年时间内,各个文明的技术龟速前进,并且技术进步呈现出零星点缀状态。由于技术的漏斗效应,在此期间,地理位置不同的各个主要文明(隔绝和半隔绝的美洲文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文明除外)之间相互扩散技术,最终达到了一种热力学平衡状态。在农业社会中,对于绝大部分人口而言,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数十代前的祖先一样,他们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前人处在同一水平上。《全球通史》【袁岚峰按:美国历史学家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名著】对此加以评论,公元1500年的世界和公元前500年的世界差别不大。对于工业革命以前的知识分子来说,停滞和一成不变是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封面
18世纪的某次随机扰动和正反馈,超过了一定的阈值,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袁岚峰按:其实我不认为工业革命来自随机扰动。欧洲在此之前几百年就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而其他文明并没有向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欧洲实现工业革命、甩开其他文明,是理所当然的。】农业社会被逐渐改变,新的能源和动力革命让人类文明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越过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台阶。短短的200多年,全世界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绝大部分人现在接受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式:文明永恒前进,未来代表美好。

瓦特与蒸汽机
背景简介:本文是资水东流博士的作品《技术大停滞》的第三版《范式春梦中的地球工业文明:低熵体的困境和下一级技术台阶》,原发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4e19860102vyps.html和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4e19860102w4ll.html),作者授权风云之声发布。全文87000字,风云之声分为多期连载。你不需要同意作者的所有观点,事实上许多观点也都可以商榷。但作者提出的基本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事关人类的生死存亡,你一经思考就会深深印入脑海,萦绕于心。对于关心人类命运的读者,这是一篇不可不读的文章。
请关注风云学会的微信公众平台“风云之声”,微信号fyvoice
知乎专栏: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点资讯: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头条: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