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答】台湾和大陆的大学生谁更有竞争力?

(2016-01-22 21:31:00)
标签:

杂谈

【问答】台湾和大陆的大学生谁更有竞争力?

 

作者:@中科大胡不归

 

知乎上有人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30691):

台湾地区7分上大学是真是假?台湾地区的大学生和中国其他地区的大学生相比谁更有竞争力?

这几天朋友圈有个朋友放了一条《台湾大学校长在大陆演讲:记者边录边哭》,在下看完之后满怀感慨。但是有人和我说那个是段子是特技,台湾的大学根本没脸说这些话,因为在台湾考7分(单科满分100)就能上大学,台湾的大学那么差竟然妄想批评大陆的教育方式,简直夜郎自大,台湾的大学生连台湾自己都不要。然而我另外一个朋友认为不论台湾学生如何上大学,他们的大学应该和世界其它国家交流频繁,比大陆大学更能理解如何教育学生以及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样来看更符合世界其它国家的要求。因此我开始纳闷了究竟哪个是对的,所以万能的知乎网友请赐予我答案。不胜感激!

 

我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30691/answer/81606441):

谢邀。

台湾7分上大学的事早有耳闻,不确定真假。从道理上来说,既然台湾的大学招生名额都快比考生多了,出现特别低的分数也不奇怪。不过要评价大学的水平,当然应该首先看最好的那部分学校和学生,而不是最差的那部分。下面给出一个相关的指标。

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的出版商自然出版集团编制了一个“自然指数”,用于评估各个国家或各个学术机构的学术实力,指标是这些国家或机构在68个一流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再加一点技术性调整,得到一个“加权的分数计数”(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对自然指数的详细介绍见我的文章《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5_08_12_330260.shtml)。

自然指数每月更新,目前给出的是201411月至201510月的数据。世界各个研究机构在这个时间段内的WFC排行榜见:http://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region=global&sector=All&subject=543ddf38140ba05a167e14bb&sort_by=weighted_score&generate=Generate

第一位是中国科学院,1430。第二位是哈佛大学,770。第三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680。第四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624。第五是斯坦福大学,507。中文世界里最高的大学是北京大学,292,第17位。然后是南京大学,234,第27位。清华大学,232,第28位。南洋理工大学,204,第36位。浙江大学,191,第40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80,第44位。复旦大学,165,第47位。新加坡国立大学,164,第48位。南开大学,134,第65位。厦门大学,108,第88位。吉林大学,105,第92位。中山大学,104,第96位。武汉大学,104,第97位。兰州大学,102,第99位。湖南大学,98,第105位。国立台湾大学,98,第106位。——到这里才开始出现台湾的大学。

后面还有许多中国大陆的学校,就不一一列出了。然后是香港科技大学,77,第161位。——这是第一所香港的学校。

后面有台湾的中央研究院,70,第175位。

下一个台湾的大学是位于新竹的国立清华大学,66,第186位。然后有香港大学,62,第203位。香港中文大学,50,第25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太有喜感了),38,第310位。香港城市大学,36,第323位。位于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25,第416位。香港理工大学,24,第437位。下面直到第500位,都没有港台的大学出现。

这些数据表明,台湾公认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产出,跟湖南大学在伯仲之间,大约是大陆顶尖大学的一半左右。

当然,人均学术产出对一个学术机构声誉的影响比总量的影响更大。普林斯顿大学的WFC225,只有哈佛大学的29%,排在第30位,可是普遍认为它和哈佛大学是同一等级的,因为它的教师数量只有1100,而哈佛是2400,人均产出的比例变成了64%。但是谈人均对台湾大学也没多大提升,因为它的教师数量是4000,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1600,台大的总量占科大的54%,人均只有科大的22%。(北京大学的专任教师有7000人,论人均产出科大高于北大,当然北大有很多文科教师,他们是不会发自然科学论文的。)所以无论怎么看,台大的基础研究都应该算是大陆二流学校的水平。

以上是一个偏重于量的统计,虽然数据已经来自一流科学期刊,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下面再看质上的差别。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台湾的大学近年来有什么特别重大、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大陆大学的重大成果倒是能举出一些,例如科大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被评为2015年世界物理学十大突破之首。我的文章《从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看中国的科技实力》(http://www.guancha.cn/YuanLanFeng/2015_12_14_344562.shtml)对这十大突破做了介绍。当时我统计中国参与了2项(另一项是中科院物理所的发现外尔费米子),美国参与了4项。后来注意到五夸克态的发现中,中美欧科学家都有贡献,清华大学的团队首先发现五夸克态的信号(《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五夸克态发现中做出重要贡献》,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5/20150714191441842632889/20150714191441842632889_.html)。那么中美在十大突破中各参与了3项与5项,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在这些世界最高等级的比较中,有台湾的成果吗?

结论:“他们的大学应该和世界其它国家交流频繁,比大陆大学更能理解如何教育学生以及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样来看更符合世界其它国家的要求”,这只是单纯的想象。从硬指标看来,台湾最好的大学相当于大陆二流大学的水平,至少就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而言是如此。这不是因为台湾的学校太差(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是因为大陆的学校上升得太快。

 

知乎用户“小明”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30691/answer/81835208?from=profile_answer_card):

刚从台湾回来。

交换了四个月,先回答一下。

百分之百是大陆学生更有竞争力。

 

之前的几篇回答都是关于台湾的总体感受。

这里说一说我感受的大学生吧。

 

台湾的年轻人就是台湾社会的缩影。

在台湾认识了很多朋友。

不同阶级,不同环境。

大同小异。

简单来说 台湾大学生幼稚、天真。

7分上大学应该是真的,台湾的同学和我说个这个事,还用这个事开玩笑。

 

我说的都是我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

 

我在大陆上的是普通的二本,艺术生 学美术和电影的。高考也就不到400分。

我想我到那边别丢大陆学生的脸,上课提前去,喜欢的课认真记笔记,别让台湾学生看不上。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915上课,除了我自己,没人来。

930开始讲课,来了两个人,开着电脑,做着自己的事。

老师就对着我自己讲课,

十点左右陆陆续续来人了,拿着各种早餐,开吃,然后打开电脑玩自己的,

十二点左右点名了,就都走了……

这四个月以来,都是这样过的……而且所有课基本都是这样。

后来和他们交朋友,发现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电影社团的拍片子参奖,拍广告。

比如在7-11,麦当劳。

他们以自己能赚钱为成熟的标志。

 

我自己也打过工,在万达电影当发眼镜的,很累,赚的也不多。

所以我就想,在大学这个年龄,不要只看重眼前的这点小钱,

体验赚钱的不容易就可以了,自己的时间要努力学习,积累,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财富,

去有更大的人生追求,

我认为大部分大陆大学生的想法和我是一样的。

 

但是在台湾,我几乎见不到有这样想法的人。大部分的他们好像只注重安乐,没什么野心和梦想。

 

 

我和两个研究生朋友,一个学人类学,一个社会学,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他们。

最后得出结论就是,

台湾的年轻人没有学习压力,没有社会就业压力,

简单的说,台湾当地的学生名额自足,岗位供给自足,人人有饭吃,我不学我饿不死。

 

大陆呢?即使再淘气,再不懂事的学生,还是要经过高考的洗礼的。

高考真的那么简单? 那是因为看到这篇文章的你,生活在周围人都受过教育的环境。

看看升学率,看看人口分布对比,看看那些甚至上不起中学的孩子们。

其实在大陆,上大学有那么简单么?

没有。

 

台湾老师说:你们要多向大陆学生学习,大陆考上大学很不容易。

台湾学生没人听见他说的话,

台湾老师说:咱们学生就像绵羊,大陆学生就像狼啊。

台湾学生没人听见他说的话,

台湾老师说:你们看看明真(我)的这个剧本,对社会有深刻的探讨。真的很不错。你的这个男男女女的学生情感,三观都没建立完整,太幼稚了。

台湾学生不高兴了,跟老师说,你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你不懂!

 

我替他们的盲目,自负而惋惜。

(我这里说的是大部分的,我不同城市的朋友,不同学校的,都认同以上的说法)

 

有没有用功努力的学生?当然有!

我认识几个在台大的学生,

他们跟我说:我看了你们的高考题!简直太难了!这我要考简直什么都不会!

 

这是他们亲口说的

 

他们本地人考台、清、交真的很简单,和我们这里考北、清、人等高校简直差的十万八千里。

而且随便复读,交钱就能考。

 

我见过用功的台湾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一定有。

不过按学生基数来说,如果比例是一样的,比如在大陆和台湾,50个人里有一个这种学生。

那么大陆大学生是台湾的几倍,这样优秀的学生就是台湾的几倍,

我这么说你们能懂吧……

 

竞争才出精英,大陆目前竞争实在太大。

包括国家现在的政策,经济大发展。

给了当代年轻人无限的机会。

优胜劣汰,留下的都是好的。

 

看看台湾,太民主的弊端就是经济发展停滞。

就拿路过无数次的台北大巨蛋来举例子。

台北大巨蛋已经基本成型了,盖得很大,如果投入使用一定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不过从我来,到我走,就没有继续动工过。

知道为什么?

 

因为要继续动工就要砍掉周围的一圈树,

没有几颗,就是我们这边路边的那种,

周围的居民举牌子反抗,

在牌子上写脏话。

政府就停工了,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我不说环境问题,我也不懂。

就单纯举个例子。

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

怎么发展?

 

包括台湾领导人今天选举,

他们拉票。无非就是上各个地方承诺给当地建设好处吗。

朱说要让淡水阿妈过上安定的生活,

淡水阿妈们高兴地不得了。

 

这就是台湾的现状,从经济和社会来看。教育出的学生会有竞争力?

 

现在台湾的老师们基本都是留学博士,师资真的很强!

他们很喜欢我,因为我学的认真,

我觉得他们心里也会觉得可惜。看着台湾的学生和大陆的学生,

会怎么想呢?

那么专业的老师,那么广阔的视野。

 

台湾学生不争气啊!不过他们已经开始习惯了。

 

 

我回来两天了,

刚回到家,很不习惯,素质低的人多,和他们讲不清什么道理。

深深的失望。

 

不过,我不会再和他们去争吵了,

我也不会再听我长辈告诉我的,说什么习惯就好,

 

我认为,见到好的东西,不要想办法留在那里,而是要想办法,把他带到你的家里。

 

就像我现在越来越少上微博,键盘侠太多,没什么意义。

我更喜欢在这里写点东西。因为这个环境让我感觉到祖国会越来越好。

 

目前我们的青年,有很多沉浸在游戏里,也有很多,还是那么不懂事。

 

但是更多的,我相信都在努力的读书,学习,思考人生。

 

高晓松说过一句话:

名校生的教育,不是用来找工作的,而是应该胸怀天下,要有改造国家的意愿。

 

我不是名校生,不过我有这个意愿,

我很开心,因为我也在路上看到了更多这样的人,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无论多么失望,面对的世界多么残酷。

 

要一直坚持,并相信,你不是一个人。

 

祝我们在未来相遇。

 

 

匿名用户的回答:

13年的时候台大某做凝聚态的教授访问的时候曾经来过我们组会,说到过他们研究生的问题。印象很深的有三点。

 

1.若干年前他们专业phd毕业要求是普通期刊3篇一作,现在是只要有就可以了,不论几作,不论在哪里发的。

 

2.他们专业每年大概要招30多个人,然而那年报考的只有20多个。原因是之前有宝岛媒体报道有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卖茶叶蛋的,于是他们就从基本等额录取到了招不够人。

 

3.教授先生号召并要求在座鄙校教授鼓动本科生踊跃申请台大,承诺一定全奖录取,优先安排宿舍。

 

所以我觉得宝岛的高等教育事业真的……台积电之类的高科技企业也很危险啊。你们还是用爱好了。

 

 

知乎用户“穿靴子的猫”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30691/answer/81893644?from=profile_answer_card):

呵呵,我来拆台了。本人在台湾某国立大学交换学习,为了母校和台湾姐妹校脸面我就不说名字了。

台湾学生跟我们相比,本科生来说学术能力是两个层次。课本是英文的没错,老师也都是美国留学的也很好,各种教学设备实验设施一应俱全,但学生在学术上太不争气。

国立的学生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了,而且我交换的学校还素有学风浓厚之称。实际上,台湾学生在我们眼里真算不上刻苦,上课上了一节下课走20%算少的,有时老师讲得不够好的课,一堂课下来最后只剩大陆学生还在听课。大多数台湾学生都不怎么喜欢学习,考试就靠前两天突击(是不是跟大陆的985学校也类似)。有一次期中考试。某门课老师分别统计了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的成绩,人数大概各占一半,大陆学生均分8090分以上不计其数,台湾学生均分是50左右。

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大陆学生聪明,而是学业对于台湾学生来说真的分量比大陆学生轻太多。他们毕业后找一份相应的工作不难,不像大陆竞争这么激烈,而且台湾家庭比大陆也富有一点,申个美国学校还是很轻松的,所以他们没有太大的考研压力,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

但国立大学的学生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各种社团活动,各种义工活动,学生的自发组织能力和认真态度比大陆好多大学好太多。十来个人在学校小广场自导自演一场戏还都全情投入,关注自行车安全关注环境议题的活动组织得有模有样,会乐器有才艺的同学很多,热爱运动的同学比例也很高,这些是在学术之外需要我们大陆学生去学习的,不仅要关注学术,也要学会生活。

至于说7分上大学,台湾的学校建得太多太杂了,3.6万平方公里,跟北京差不多大的地方建了1000多所高校,教育经费已经入不敷出,每年全台湾招生人数大于报考人数,好多学校招不满学生,甚至有的专业一个学生都没有。台湾大选期间两党也就教育改革的问题争论过多次,到底要不要撤销入学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

台湾的教育目前也出现了问题,培养的学生不愿意找对口的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略感失望,对未来也不太看好,两岸关系时好时坏,GDP增长停滞,以后的路可能比较难走。这次民进党上台,就看蔡英文怎么改革了,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整个台湾社会的问题。

 

【作者按:欢迎在微博上通过在私信页面点击“订阅文章”或输入“DY”订阅我的群发。在电脑上点击我的置顶微博中的标签可以完全列出与分类阅读我的文章。欢迎在知乎上关注我的账号“袁岚峰”。推荐关注@秋秋和丫丫的小五  的历史哲理益智励志小说《女帝师玉机传》(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58231-1.shtml),我最近的书评见http://weibo.com/p/10016039294623528345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