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小本本 伸手要20 大名县西付集乡“养老”变“啃老”
(2013-10-28 10:01:26)
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月能领55元养老金,这点油盐酱醋钱本来少得可怜,可邯郸市大名县西付集乡冯村、西付集、文集等村干部,借一年一度的身份认证之机,向每个老人收20元钱,将“养老”变成“啃老”,引起群众不满。
日前,冯村村民冯某向河北农民报反映,9月下旬,村干部让领养老金的老人交一张照片,粘在新农保本上,送照片时必须交20元钱,老年人也不知道20元是啥钱,交了钱但心里觉得憋屈。
10月22日,河北农民报记者来到冯村,走访了5位60岁以上的老人。年过七旬的冯老汉说,9月下旬的一天,村干部说要换新农保卡,领养老金的老人都要交一张照片,还要给村干部20元钱。冯老汉说:“我去送钱和相片的时候,村支书和村会计在场,一个人收钱、粘照片,一个人用笔在新农保本上写姓名、年龄等。粘好照片、写了姓名后,村干部不让拿新农保本,说要拿到县里盖上钢印才能发给我们。”
68岁的某老太太是西付集村众多交了20元钱的老人之一。她告诉河北农民报记者,一个月给55块钱养老金,这是国家给农村老人的福利。“现在,粘一张照片,换一个新农保本就要20块钱,这肯定不是国家政策,一定有人使坏了!”老太太掰着指头算起了账,说:“一个月给俺55块钱,一年才六百六。你想想,国家大头(数目)都给了,还在乎这20块钱。这样做,一定是有人钻了空子。”
同样的乱收费场景在文集村再现。文集村一位老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相片是俺花钱照的,村干部光给俺粘上,写上名字就收20块钱,这工价忒贵了吧?”
据了解,在这次身份认证过程中,冯村166位老人每人交了20元钱,共交给村干部3320元。如果将另外几个村收的钱累加起来,从老年人身上攫取的钱款达数万元。
对于收20元钱一事,东冯村会计冯某说:“这是乡领导安排让收的。俺村166个老人交了钱,1人20块钱,没有一个不交的。”收上来的钱哪里去了?冯说:“钱收上来以后,连带粘好相片的新‘农保本’,都交给乡政府管这项工作的某鹏了,这钱究竟干啥用我也不知道。”
记者到西付集乡政府了解收费一事及款额去向,记者未见到某鹏本人。一工作人员称:“他本人在财政所工作,因前几天新农保的事情比较多,临时抽调他去帮忙,他现在没在单位,等问清楚情况后,再告知结果。”可是,直到发稿时止,记者者仍未收到有关此事的答复。
10月23日上午,记者向大名县新农保中心反映了此事。稍后,该中心回电说,乡政府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接着,记者提供了上述收费的村庄及群众反映,当日下午,该中心回电说:“经调查,该乡一部分村利用身份认证的机会收了老人20块钱,已责成该乡抓紧整改。”至于收费的原因,该中心解释说,该乡主管领导说为了做好身份认证工作,该乡印制了一个小本本,说是花了点钱,就让各村收了一点工本费。该中心表示,从工本费收的角度说,收费有点太高,已让该乡把收的钱退回去。
河北农民报记者 李月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