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白蛾侵袭沧州一夜间树木成光杆

(2013-10-14 13:31:32)
标签:

杂谈

    最近这段时间,沧州多个县市发现美国白蛾幼虫的身影。这种全身长满白毛的虫子张开大嘴,肆意吞吃着桑树、榆树、杨树等树种。几乎一夜之间,就能把树木变成光杆。
毛毛虫来袭,树木成光杆
    今年42岁的高振华是东光县高集村人。老高是个种棉大户,最近这些天来,老高在自家院外晾晒棉花时发现,不断有毛毛虫爬到棉花上。起初老高没在意,但是后来毛毛虫越来越多,不但爬到翻晒的棉花上,还爬满他家整面后墙。这引起了老高的警觉,结果他来到自家院后一看,“嚯!院后的10多棵榆树被咬成光杆儿。”
    事实正如老高所形容的那样。9月25日,河北农民报记者来到高振华家院后看到,10多棵榆树早已失去绿意,成了光杆儿,好像这个冬天提前到来。高家的整面后墙,大部分已被毛毛虫所占据。如果站在树下待一回儿,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这是往下掉虫子和虫子粪便。”就在老高说这番话时,记者发现他身上有两条毛毛虫在蠕动。“你那身上也有,只要在树下站一会儿,虫子就会掉一身。”老高对我说。
  后来,老高查询资料得知,这种全身长满白毛的虫子是美国白蛾幼虫。美国白蛾对老高来说并不陌生,“电视里、广播里听得比较多,听说这种虫子挺厉害。”但是后来老高真正见证了这种虫子的威猛:“俺家院后的这10多棵榆树,几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光杆儿,虫子爬得满院都是,连窗户都不敢开,一开窗虫子就爬进来。”
    记者发现,紧邻这些榆树的农户,家家都是门窗紧闭,生怕毛毛虫钻进屋内。其中农户高根儒说:“前些天,每天都能扫出一簸箕,这种虫子太恶心人,鸡还不吃。”
    毛毛虫蔓延,皆因连阴天
    其实,高集村受到美国白蛾的侵袭并非个例。国庆节前夕,记者转遍了沧州多个县市,都发现了美国白蛾幼虫的身影。南皮县邮政局院内的几棵桑树,桑树叶子已经踪迹皆无,只剩光杆儿,满身白毛的美国白蛾幼虫,不断在车上、墙壁上蠕动。同样,在通往吴桥县梁集镇的乡间公路上,道路两侧很多杨树已经被咬得光秃秃。
    甚至在一些地方,农民产生“谈虫色变”的心理。沧县赖庄子村赖殿国说:“毛毛虫爬得满院都是,现在还不是落叶的时候,树叶子全吃光了,虫子吃完树叶会不会吃庄稼?这种虫子我是第一次见到,不知道该如何防治,就怕将来没法收拾。”
    而且,最近这些天,不断有网友通过新浪微博@本报记者(@泥腿子记者)的微博,反映当地发现美国白蛾的问题,而且以泊头、献县、沧县的网友居多。网友“爱小赖”说:“我们村有好多,爬得路上、墙上都是,这种毛毛虫太恶心人了。”
    来自沧州市林业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沧州发生虫害面积逾60万亩。谈及虫害形成的原因,沧州市林业局森保站韩会智站长介绍,今年夏季七八月份,沧州城乡受极端天气的影响,连续20多天阴雨天,造成降雨量高于往年,而高温、高湿的气候有利于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滋生。同时,由于沟渠积水、道路泥泞、交通不便,大型防治机械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作业,造成第二代美国白蛾最佳防治期防治作业难以有效进行,一些村庄周边未能开展普遍防治,导致防治死角、死面较多,特别是部分村庄周边地带的喜食树种群,发生美国白蛾虫害较为严重。
    全民总动员,打好灭虫战
    据了解,今年9月初,沧州市林业局了解到多地集中爆发美国白蛾虫害后,及时协调航空管理部门,租用一架R44型直升机,对献县、河间、任丘、青县、黄骅、南皮、孟村7个县市的交通干道两侧、骨干河渠两岸、旅游景区等区位和窗口地带实施飞机作业,共飞行128架次,飞防面积13.81万亩。除了飞防工作,沧州18个县级防治专业队、175个乡级防治专业队也在防治一线全力扑杀美国白蛾。目前30套大型防治机械、400套高压机动喷雾器已进行地面防治达25.4万亩。
  韩站长说,目前老百姓所见到的是今年美国白蛾的第三代虫,这个季节正是一年中白蛾危害最大的高峰期,“毛毛虫”很容易被观察到,9月25日前后,美国白蛾就会下树化蛹越冬,重点区域的防治工作进入尾声阶段。韩站长希望,大家要提高主动防治美国白蛾的意识,全民动员歼灭这种有害生物,遏制虫害的蔓延。
新闻链接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是一种白颜色的蛾子,体长一厘米左右,前足基节为橘黄色,幼虫灰绿色至黑灰色,体上密布白色至灰色的毛丛,属于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1979年传入辽宁省丹东市,1989年传入我省。美国白蛾主要有以下4个危害特点:一是食性杂,幼虫取食危害300多种植物;二是繁殖量大,一年繁殖3代,可繁殖到数千万头,最多可达亿头;三是适应性强,3龄以上的幼虫可耐饥7天以上;四是传播途径广,老熟幼虫、蛹、成虫均可以随林产品及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这些特点决定了美国白蛾极易爆发成灾,因此又被称为“无烟的火灾”。
防治办法
    (1)严格检疫,防止美国白蛾由疫区传入。
    (2)人工防治。①人工捕蛾,成虫羽化期每日黄昏或清晨在电杆、树干、墙壁等直立物上捕蛾。②剪除网幕,在幼虫网幕期将网幕剪下集中销毁。③人工采蛹,美国白蛾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一米左右处绑草把诱集蛹,集中销毁,也可于蛹期挖蛹消灭。
    (3)物理防治。成虫期悬挂杀虫灯捕杀成虫。
    (4)药剂防治。幼虫幼龄期,喷洒灭幼脲、苦参碱、苦烟乳油、高渗苯氧威等,大面积发生时可采用飞机喷药防治。
    (5)生物防治。在老熟幼虫期及化蛹盛期各释放一次周氏啮小蜂,以虫治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