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伎这个词被世界广泛所知,大概是斯皮尔伯格和章子怡的《艺妓回忆录》公映的时候。那里边的章子怡、巩俐美得妖艳,学习着吟唱、乐器、舞蹈、茶道、插花各种技艺。当然,京都最著名的艺伎、电影同名小说的原型、英国女王艾丁堡公爵以及查尔斯王子观看过其表演的岩崎峰子,之后声称艺伎完全不是如此,更再出版了一本《真正的艺伎回忆录》。
于是我们很好奇,艺伎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们在日本的向导也是文化从业者,她带我们观看完艺伎表演时还特地笑笑说,两位小姐挺好奇,因为一般的游客多是图个新鲜,看看表演然后挨个合影,也就结束了。只有我们对每个细节和仪式刨根问底,颇似艺伎学校的待考生,来找试卷答案一样。
两位小姐一老一少,年纪大的那位只管乐器和演唱,年纪轻的也只是跳舞。在这个圈子里,比起40多岁的老手,20岁的艺妓各种乐器还不熟练,舞蹈功夫也不顶级,但是年轻貌美、善于察言观色,更受客人欢迎。向导介绍,艺伎在日本属于文艺界的典范,社会地位非常高。放在国内,就是国家级表演艺术家的级别。年纪大的姑娘六七十岁,而小姑娘则是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培养,在专门的艺伎学校学习各种技能和妆容。华丽的和服、浓妆的面庞、得体的举止曾经是艺妓们所必需的。每个艺妓都有许多套和服,表演之前要花上一个小时打扮自己。另外,艺妓们的和服脖领开得很大,并且有意地向后倾斜,使脖颈全部外露。据说,优美的脖颈是艺妓最吸引人的地方。艺妓们称自己为“艺者”,因为对于不懂日本文化的人来说,艺妓这个名字很容易使人误解成是妓女的一种。这点在岩崎峰子的书上也提到过: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女性自立的职业,而不是美国人误解的“娼妇”。
小姐们在表演后和我们玩儿起了游戏。如果剥丝抽茧,总结归纳,那就是剪刀石头布。但她们一个小游戏玩儿得也充满仪式感,必须经过繁复的舞蹈,手这一下才能伸出去。这之后我们在我们看能戏时感触更加深刻。这种庄重的仪式感,是强行降低生活节奏、加大行为意义化的关键。它把你扯入了远离平时生活短平快习惯的环境,用充满力度的传统造就强形式感。
艺伎鲜活的生命,其实最后也归于平静。世界的变化不会比海上的波浪还要长久,不论面对的是怎样的艰难或胜利,一切很快地就会化开成一幅淡水彩画,就好象纸上的淡墨水一样,艺伎再丰富多彩的一生也不过如此。
日本传承了唐文化的种种,而艺伎文化这些经典,在近现代的的各种发扬光大,是传承并创造的结合。我们有很多看似时过境迁的传统文化,正矜持而急切地期盼着第二次复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前一篇:习惯用安静来表达的千寺之都
后一篇:游京都皇宫像被“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