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调研纪要-20240110
(2024-01-21 10:54:17)分类: 消费,旅游,互联网类行业 |
中国中免调研纪要-20240110
交流要点:
1、近期表现:放开后海南客流恢复明显,三亚客流恢复弹性和速度略高于海口。今年一季度包括元旦到春节的数据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全年情况伴随海棠湾三期以及一起二号地开业期待性十足。2、出入境放开的影响:非常期待放开,北京和上海日上店,已经陆续的恢复营业。出入境放开后机场店,边境店都能更好恢复,对中免来说是一个好事;根据此前调研,海南客流和出入境客流重叠度在 5%-15%,分流影响小,且过去三年海南客流都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放开后也能带来出境客流和海南客流的同步恢复,中免都能受益。
3、市内店政策:市内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中免在国内除了海南外已经有7家市内店,包括上个月最新收购的哈尔滨中侨市内店,也完成了迁址营业和首笔销售。公司本身已经有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店面,只要政策出来,就会很快准备起来。此外也和包括广州、成都、武汉等城市签了意向性的协 议,包括选址等等。所以只要政策出来,很快就可以把相关协议落实,然后开店。市内店政策可能是
今年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4、线下项目:
新海港免税城:开业时800+品牌,开店率达90%以上,业态丰富,中庭和YSL(最大的零售店铺)预计马上开业;全年收入为海棠湾的30%-40%,符合预期;预计2023年客流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放开后收入会上升但弹性低于海棠湾,预计2023年逐步实现正常营业,3-5年达到海棠湾的状态;未来海棠湾这边等待入驻的一些品牌会安排到新海港;
三亚一期二号地:和海棠湾协同主要看一期。有可能把一期二号变成香化综合馆,把一期的香化挪到一期二号地。新的精品、腕表珠宝的品牌放到一期的香化妆位置上。但是方案还没有完全确认。
太古里项目:已处于筹备期,开始设立围挡,并有效果图放出,将采用非常前沿的独栋设计,预期于2025年后建成和开业,国际一流的综合体定位,值得憧憬。和太古的合作不仅仅是局限于三期的合作,未来和太古的合作以及协同效应也会带到一期和二期的项目上。
美兰机场&三亚机场:最近半年进步非常大,美兰T2去年上半年基本都是烟酒及香化,今年八九月份开始精品的店就越开越多了,卡地亚在美兰机场的店也马上开业,去年年底开始,美兰机场陆续也开了欧米伽还有时间廊;三亚机场店前阵子也开了包括Burberry、Moncler等,两个机场品牌、品类越来越丰富。
国际物流中心二期:对供应链(包括发货、分拣等)会有非常大的改善。二期面积5万平米。
香港市内店:两家店于2022年10月左右开店,正处于培育期,意义重大,分别设立在在中环和铜锣湾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中环的店铺位于置地广场,在爱马仕对面,铜锣湾的店铺也是在非常出名的那条街,边上各种名表店林立。整体值得期待。此外,不仅会在香港布局门店,公司的国际投资拓展团队在澳门以及东南亚、甚至是欧洲地区都看过很多项目,未来会落地更多的不同的分支品牌的店面。
5、海南自贸港开始运作之后的规划以及牌照优势:参照此前海南省领导(省长或者是省委书记)提到,海南不是香港全岛免税的模式。预测可能偏冲绳的模式,也就是有税和免税都会在岛上共存,但相应价差会小一点。离岛免税是海南省最近几年以来最有成绩的事情之一,所以我们认为离岛免税依然会保留。中免的牌照优势依然非常强。
l Q&AQ: 中国中免的近期经营情况?海南岛的近期整体表现?
疫情管控放开后,海南的客流量恢复明显。对于海南岛,三亚客流的恢复弹性和速度略高于海口。从元旦到春节,乃至第一季度,中国中免的业绩提升度是2023年的关注重点。此外今年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项目,包括一期二号将在今年完成以及海棠湾的三期将在今年启动,2023年整体值得期待。
Q:出入境放开以后,对中免离岛免税的影响有多大?出入境放开以后,来自韩免这样的竞争对手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重叠率?
不用担心离岛出入境放开对离港免税的影响。会有部分人选择出去,但之前海南省政府做过相应的调研,出入境的人群和去海南的人群的画像和消费习惯不一样。出入境的人群不太去海南的,经常去海南的人群不太会出国玩。所以重叠率比较小,有报告计算在5%到15%之间。总体不用太担心,因为海南三年疫情期间海南客流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所以出入境放开都会有助于海南的客流和出入境的客流。
中免这几年积累的溢价能力以及整体的实力和地位越来越强。而且三年期间很多用户积累的消费习惯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改变。当然我们也希望大家在韩国或其他地方旅游的同时有更多正确的选择。比如韩国赴华的签证暂时停止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Q:从2020年国家计划加速打造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中免先发优势布局国人市内免税店比较早,对这一块是怎么看的?政策打开之后,未来在市内店的布局是怎么样的想法?
市内店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中免在国内除了海南外已经有7家市内店,包括上个月最新收购的哈尔滨中侨市内店,也完成了迁址营业和首笔销售。如果今年随着出入境放开,市内店也能有相应政策出台的话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不管是消费额度,还是出境和入境方面的购买等政策,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我们的本身就已经有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店面,只要政策出来,我们就会很快的动和准备起来。此外我们也做了很多布局,包括广州、成都、武汉等,都和当地签了意向性的协议,包括选址等等。所以只要政策出来,很快我们就可以把相关协议落实,然后开店。市内店政策可能是今年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Q:针对出入境放开,中免做了哪些准备去应对这样的情况?
非常期待放开,包括北京和上海的日上店,已经陆续的恢复营业了。出入境放开后机场店,边境店都能更好恢复。目前很多机场店都已经陆续开了,这是一个好事情。
Q:新海港的入驻品牌情况以及之后的品牌引进计划的安排?
开业时,新海港的入驻品牌约有800个品牌,开业率达90%以上,当时基本是应开尽开。其业态组合丰富,包含了免税、餐饮、展览,以及茅台博物馆等业态,且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近期,新品牌也在不断引入,最受瞩目的中庭和YSL零售店也将于近期开业,YSL是零售最大的店铺,且预期未来新海港的品牌仍会不断增加。
自开业以来,新海港的销售收入比较符合预期。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个的海南的10月份以及12月份上半个月的客流情况较差,我们觉得今年新海港可以恢复到一个正常客流。内部希望新海港能尽快达到较快的爬坡期,以实现“达到能够与海棠湾和新海港齐头并进发展”的愿望。
Q:新海港的预计爬坡的时间?以及长期经营计划是怎样的?
去年,新海港的销售收入约为海棠湾的30~40%,符合预期。
在未来,从短期看,随着疫情政策的逐步放开,新海港的销售收入将会呈现上升趋势,但反弹的速度会低于海棠湾。预计在未来1年左右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稳态的发展水平,从长期看,当新海港达到海棠湾的状态,预计需要3~5年。
Q:新海港项目的长期的经营计划是怎么样?新海港项目跟香港三亚海棠湾项目的差异化有哪些地方?长期的定位是怎么样的?
没有很大差异,会考虑到相应的协同,新海港和海棠湾比较像,大部分的海棠湾的品牌有新海港都有,只是相对之前整体面积变大了。有的店品牌在新海港的面积相比之前海棠岛大了一倍,有的大了 0.5倍。考虑到海口商务人群客流占比更多,所以在海口放了更多如腕表珠宝的这种品牌,更适合商旅人群的品牌,也引进了很多瑞士的独立制表的厂牌等。
另外在寸土寸金的海棠湾这边,还有很多在试运营的,包括在准备开业的,还有很多在排队等待入驻的品牌,我们都尽量安排在新海港。
Q:海棠湾和新海港的客流画像?
海棠湾属于高端的客流画像,海口是省会城市有很多的商务人群,自然商务人群会多一点。另外它临近新海港码头,所以也有自驾,家庭旅游消费者。
Q:太古里项目的定位及时间规划?太古里项目将如何和三亚免税城形成协同?
三亚的海棠湾三期项目名字暂未确定,具体情况将公司与太古的合作情况、项目的市场定位,以及整体的产品序列等因素有关。目前,该项目已处于筹备期,开始设立围挡,并有效果图放出,将采用非常前沿的独栋设计,预期于2025年后建成和开业,我们觉得三期项目一定是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体的定位,值得憧憬。我们和太古的合作不仅仅是局限于三期的合作,未来和太古的合作以及协同效应也会带到一期和二期的项目上。
纪要来源:【文八股调研】小程序
Q:中国中免与LV、Dior、香奈儿等重奢品牌的谈判情况以及入驻时间?
公司与重奢品牌的谈判情况属于顶级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合作达成,如果落到海棠湾,那海棠湾的客流和人流量将值得期待,会比新海港多更多。
Q:公司旗下DUTY ZERO品牌在香港黄金地段中环及铜锣湾新设2家市内概念店的目前经营状况以及规划和定位??
新设的两家概念店于2022年10月左右开店,正处于培育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两家概念店的开设体现了公司了在香港门店的拓展;另一方面,这两家概念店是作为一个高端的延伸,即酒水和烟酒这方面的高端体验店,并分别设立在在中环和铜锣湾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中环的店铺位于置地广场,就在爱马仕对面,铜锣湾的店铺也是在非常出名的那条街,边上的店铺也都是各种名表店林立。整体值得期待。
此外,我们的国际化策略,不光光会在香港布局门店,我们的国际投资拓展团队包括在澳门以及东南亚、亚洲别的地区甚至是欧洲地区都看过很多项目,未来我们会落地更多的不同的分支品牌的店面。
Q:三亚一期二号地目前的施工进度以及明年预计落成时间?到时候会如何和三亚一期二期免税城形成协同?
没有官宣落成和营业的时间,但是目前来看是在今年。协同主要看一期。假如把一期二号变成香化综合馆,就需要把一期的香化挪到一期二号地。这样带来的精品、腕表珠宝的品牌的入驻,可能要放到一期的香化妆位置上。但是方案还没有完全确认,很多品牌也在积极交流要如何在一期和一期二号地这边安置。
Q:美兰机场目前的品牌入驻进度,以及现在的转化率是怎么样的?
美兰机场最近半年有非常大的进步,美兰的T2开了,去年上半年去看的时候基本都是烟酒水还有香化的店。从今年八九月份往后的话,精品的店就越开越多了,包括很多的精品品牌都已经入驻到了美兰的 T2,然后卡地亚在美兰机场的店也马上开业,这是非常有标志性的事情,代表中免和卡地亚对美兰机场,包括整个海南的市场的进一步的看好。此外从去年年底的时候,美兰机场也陆续也开了欧米伽还有时间廊,时间廊的话包括了非常多的万表品牌,不再只有单一的酒水和香化品牌了,以及三亚机场店前阵子也多开了几个品牌,包括Burberry、Moncler等,越来越多的精品也在入驻,所以其实两个机场品牌、品类越来越丰富了。
Q:海南国际物流中心二期快要落地了,国际物流中心二期如果落成以后,对供应链的改善效果大概怎样?
会有非常大的改善。一期在落地的时候,机器人分拣等手段已经使得供应链效率更快了,发货慢等问题在一期落地之后就已经改善了非常多。尤其是在去年的疫情封控期间,一期物流当时的相对来说正常的发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期大概是5万平米,二期也是这样的面积,整体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回头大家有调研诉求的话也可以安排去我们物流中心看一下分拣等情况,让大家更有信心。
Q:2025年海南自贸港开始运作之后的规划?到时候是否还有牌照的优势?
首先2025年的具体事情还不确定,我们也不确定海南封关是怎么封的。我们比较倾向于保留离岛免税政策,之前海南省领导(省长或者是省委书记)提到,海南不是香港全岛免税的模式。我们预测可能偏冲绳的模式,也就是有税和免税都会在岛上共存,但相应价差会小一点。离岛免税是海南省最近几年以来最有成绩的事情之一,所以我们认为离岛免税依然会保留。中免的牌照优势依然非常强。
此外不仅是牌照的优势,中免现在已经占据包括海南机场卡位,以及一南一北的海口和三亚这样的最大的零售综合体的卡位,这些优势无可比拟。包括中免累积的资本壁垒和业务壁垒,以及对品牌的议价权优势,都会继续保持。
Q:管控放开之后,目前恢复到2019年的百分之多少的水平?有没有同比的数据?
目前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从直观来说海南的客流恢复很迅速,但未必已经达到往年同期的水平,还需要多跟踪1月份和一季度的数据。
Q:在拿货端,中免目前的规模优势下拿货成本是否有改善?未来改善的空间大概有多少?对毛利率的提升能有多大?
中免话语权是越来越强的。从香化端、万表珠宝采购的能力等都能看得出来。比如我们和品牌在涨价的协商上、拿到的价格的水平,能看出来中免已经达到了非常好的水平,包括采购的条款里有设置关于对毛利率的保护,对汇率大幅波动的时候对我们的保护。其实都是最近三年以来,中免不断积累的优势和能力才能谈下来的,未来这些方向也是会一直提升的。但是和品牌端,一方面合作,另一方面也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但整体来说,这方面中免是越来越强的。
Q:未来线上消费会不会限额?对于线上消费这一块的短中长期安排?
不太会有限额。这几年线上对中免已经不是疫情期间的保护或者对冲的手段了,还是要把线上要做好做优。中免线上的话基本上是完税销售的,目前不会觉得将来会有的额度限制,只是可能在今年面对出入境开放的情况下,如何完善、做好价格体系是更多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此外,中免也在不断的丰富整体线上的SKU,未来肯定会持续把它做优做好。但随着出入境放开,比如机场店等线下的恢
复,今年线上消费可能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这可能只是基于比如说中免在制定年度目标时的预测,具体整体来说还很看好线上的发展。
Q:线上这一块有比较多的小程序,未来是否考虑做一些整合,如果整合的话,计划怎么去做怎样一个相应的调整?
中免确实有太多线上的小程序了,我们其实一直在做整合,比如说打通会员的积分体系等。但整合成一个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几大线上平台是各有各的优势的。比如CDF会员购对香化的依赖程度很
小,它的精品包括箱包等品类,SKU是非常丰富的。像CDF会员购海南,它本身依托于海南巨大的客流,产生了行前行中行后的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日上本身是非常强的,它有非常强的品牌,还有用户的依存度和消费习惯。所以各大平台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打通,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中免的会员体系也非常有价值,现在有差不多2600万的会员体系,都是实打实积累的非常好的会员数据。
Q:对代购问题的看法?对人肉代购会有比较好的管控办法吗?
还是坚定的在配合政府打击代购。
Q:有做一些海外线上业务的规划吗,以及目前它进度怎么样?
海外的话更多是店面的扩张,包括香港和澳门,还有柬埔寨的线下的店面的扩张。包括今年也会不断开拓海外的市场,不管是收购还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的机场的投标等,都会去做。线上的话,目前还是包括像CDF会员购的发展,会员购的本质其实是个跨境电商,它在海外线上方面其实是有一定的发展的,包括在香港等地积累了一定的会员的用户数量。
Q:之后在国际化战略方面是怎么规划的?
主要是两方面:依然会坚定地沿着中国人的消费和旅游的习惯去中国人最喜欢的消费目的地开店。这就包括像东南亚、日本,甚至欧洲很多地方,中免都会去挖掘机场竞标的机会,也包括投资的机
会,包括海外的收购和并购的机会,甚至已经有一些海外标的在调研、谈判的阶段当中了,具体的情况需要等到落地和实施再来和大家分享。
Q:封关以后看待海南整体的一个竞争格局的问题。封关以后可能会进入很多有税综合体,对免税这一块的影响情况?封关以后免税业态内自身的竞争格局的问题。现在海南越来越多免税运营商的入驻,免税行业之后的格局会怎么走?
先从免税来看,海南未来的蛋糕是足够大的,欢迎更多的市场主体来参与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但中免的优势还是无与伦比的,不管是卡位优势还是资金优势,包括买手团队、销售、品牌美誉度等优 势,无可比拟。和有税比,这个优势会更大,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友商在海南海棠湾以及其它地方一个拿地和入驻的难易程度。海南的未来的蛋糕足够大,即使是中免的整体在海南的这个份额在将来下来一点,整体也会有很大的增长。
Q:三季报中免的存货整体是240亿左右的水平,存货的增加是新海港备货还是疫情的原因?从三季报到现在是不是有一个改善的情况?中免内部对于整个存货的要求大概是怎么样的?
对,存货肯定会有刚才所说的这些原因,但也并不完全是卖不掉的货,其实还是对今年的销售、对新海港、线上线下的铺货有相当的要求。中免本身作为全球第一大的免税旅游零售的运营商,有一些存货的体量是ok的。很多存货其实是畅销品,拿出来就可以有非常好的销售的,尤其是我们的一些腕表珠宝这样的存货,拿出来卖分分钟都可以有非常好的销售,但还是要为今年更多的销售做一个很好的铺排,包括机场免税店恢复营业以后,有一个合理的健康的存货才是更加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