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总20年2000倍的投资经验总结

分类: 转发的投资文章 |
张尧总20年2000倍的投资经验总结
(Mr Zhang,2019年1月11日)
我从1999年初开始走上全职证券投资之路,到18年底,正好满20个年头了。回想刚开始选择踏上这条路时,虽然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惴惴不安,依然自信地定下了“10年10倍、20年100倍、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18年底,选择这一时刻对自己的投资经历、心得进行总结,目标已经实现,甚至可以说是远超预期;回顾这20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牛熊切换,潮起潮落,遍布风险,也充满机会。在这跌宕起伏的几度轮回中,个人也完成了投资理念、操作风格和认知多方面的转换,特别是从趋势投资向价值投资的转变,是最终取得远超预期的收益水平的关键。
市面上,阐述价值投资的理念、原则的作品浩如烟海,尤其是巴菲特、芒格等大师的著作,时常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价值投资是否适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是否能够赚到钱,在很多投资者眼里仍是打了问号的。尤其2018年的行情下,不少投资者甚至对价值投资的根本逻辑产生了怀疑。私以为,个人的经历可以作为一个例证,说明通过价值投资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价值投资持续获得不错的收益、乃至实现财富等级的跨越是有可能的。
一、收益情况
总结个人的收益情况,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持仓市值是1999年初开始投资时初始市值的2190倍。
作为个人投资者,一般不会像专业机构一样对每个时点的业绩做精准记录,因此对上表收益率做出如下几点说明:
3、阶段性地使用了一些杠杆,主要是1999年519行情时使用了50%的杠杆,此后在市场低迷时也有使用一部分杠杆,正常控制在30%以内。
4、20年间,每年都有从证券账户取出资金,没有再追加投入的本金;特别是1999年,取出了总资产的20%,2003年取出了总资产的10%,2008年取出了5%。收益率方面,2014-2018年每年的净值是有准确记录的,2005年初以及2008年上证综指1664最低点时的账户净值亦有清晰记录,其余某些年份数据有缺失,因查找起来较麻烦、工作量较大,代而以临近年份的精确市值回溯估计这些年份的收益率,具体到各年会有些小的误差,但最终的收益倍数2190倍为非常保守的估算。
5、1999-2003年这一时段里,投资方法以趋势交易为主;2003年之后,开始探索学习价值投资,2005年后,完全转为价值投资。简单来说,就是前5年做趋势,做到了10倍回报;后15年做价投,做到了200倍回报。
二、总结高收益的几点原因
1、这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大多数人最乐观的预期,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
2、与此同时,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高波动性,相较成熟市场,提供了更多在低估时买入、泡沫时卖出的机会,大幅度地提高了收益率。
3、投资圈朋友在投资研究、介绍投资目标公司方面无私的分享和交流。
4、比较好的运气,有幸在遇到了几家极其低估、简单易懂的优秀公司,并进行了成功的投资。
5、有幸在2003-2004年接触到价值投资理念,完成了投资风格的切换,走上正确的道路,并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全面提升了自身的综合投资功力。
三、个人持仓特点
个人投资的市场主要覆盖A股、B股和港股市场。
1、持股集中度.
2、持仓的市值现金比.除了市场极度泡沫时期之外(这种泡沫时期往往持续时间都很短),一直持股保持将近满仓。
3、持股时长。
4、行业选择
5、盈利贡献
上述13家公司中,目前还持有6家。
6、所选公司的特点。
7、杠杆与风控。在市场低迷、个别流动性极好、现金流极佳、派息持续稳定的蓝筹公司股价低估时,有时会使用杠杆。原则上控制杠杆率最高不超过30%,所买公司的派息能够覆盖资金成本且存在利差收益;市场回暖、股价回升后,逐步降低杠杆。
四、个人投资原则和纪律
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思维习惯和投资纪律:
1、重仓持有的公司,一定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
2、形成合理的回报率预期,通常将预期回报率设定为年化15%,即五年翻一倍;
3、不为能力圈之外的股票涨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交易;
4、不以预测作为投资的着眼点,而是针对各种可能性都做好相对的应对预案;
5、市场低迷,公司低估时,尽可能多持有股份,市场高涨时,逐步减仓,降低持股比例;
6、关注估值,再好的公司也必须估值合理,远离高估值公司,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尽量不亏损;
7、适当关注宏观经济,但对目标公司的投资决策不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8、以长期的视野来研究行业及公司,重点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
9、用持股数乘以每股利润作为自己的利润,以收到的股息作为自己的现金流,构成自己的利润、现金流体系;
10、尽可能使投资决策变得简单、轻松,只对自己熟悉有把握、从而能够“一眼定胖瘦”的公司投资,通常每1到2年,选择1-2个公司投资即可。
五、现有持仓的审视及今后几年的投资规划
过去二十年取得的投资回报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是不可持续的、无法复制的。因此,在总结一些有效经验的前提下,也应保持谨慎,对今后的投资规划作出一定的调整:
1、调低收益预期
2、适度拓展能力圈
限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新行业、尤其是增长很快的行业是很大的挑战,适当拓展能力圈,对新兴事物保持学习兴趣,不强求。
3、现有投资的评估
现阶段市场低迷,一些优质公司的估值已经非常具有吸引力。短期总体策略是只买不卖,尽可能多地持有股份,目前已满仓。现有的持仓重仓在保险、煤炭、水电,持有部分消费及生物科技,前者持仓占到总资产比例达90%以上。
持仓公司的估值极低,隐含的回报水平在年化15%或以上。持有3-5年,有信心实现年化12%的收益预期。
现有的前六大重仓中,有五家现金流极好、有长期稳定的派息记录,可以带来稳定的股息收入。
4、以每年收到的股息作为现金流来源,投资新项目。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