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股何以领涨全球?|困境反转

(2023-02-03 16:39:54)
分类: 股市历史回顾

港股何以领涨全球?|困境反转

2022年,夹杂着俄乌紧张局势、多地疫情反复、中概股监管担忧、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港股市场恐慌情绪曾一度加剧。

恒生指数在当年314日首次击穿20000点大关,创下2016年以来的新低。当日恒生指数成交额为2230.5亿港元,创下202111月末以来新高。

港股的抛售潮史上最猛烈之一。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正无选择地抛售。 思睿投资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当日发布的报告中写道。

到了2022年下半年,从8月底开始,港股又出现一轮大幅下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221031日,恒生指数下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至14687点。

彼时,香港创业板指数(GEM)从2007年的高点1517.93点跌至20221025日的收盘点位32.21点。金融圈有人称,香港创业板跌没了。

20221031日,洪灝发表了题为《“Mai! Mai! Mai!”》的报告,其在报告中描述了中国香港市场上内地与海外资金的巨大分歧,我们的数据和估测显示,热钱,即无法为经常和金融/资本账户的变化所解释的跨境资本流动,正再度流出。我们估计热钱外流的程度可与2015年中至2016年初中国股市泡沫破裂后的水平等量齐观。

洪灝称,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正与港元空头鏖战。香港实际意义上的央行为阻止港元汇价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而进行的市场干预,是联系汇率制度自诞生以来金额最大、频率最高的一次。因此,金管局外汇储备也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下行。

而在股票市场,香港外资券商的持仓市值正快速下滑,而内地券商的持仓市值则基本保持稳定。这种分化始于20227月之后,并于202210月开始加足马力。同时,指数下挫期间大量资金逆势买入,规模最大的港股ETF正吸引着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入,通过互联互通买入的南向资金规模不断提升。

这一资金流向,和中金公司的研究结果类似。中金研报认为,20221017-21日,南向资金整体流入规模达257亿港元,创下自3月中旬以来最大周度流入规模。3月中旬俄乌局势以及中概股监管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的港股波动背后,海外主动基金主导的资金流出可能是主因。其认为,10月的情形可能类似,同样是海外主动型基金流出为主。

除资金流向外,港股卖空成交比例也持续走高。根据彭博数据显示,港股市场卖空成交占总成交额比例自20227月以来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自9月底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10月上旬创下24.5%的单日高点。

高滨告诉《财经》记者,港股市场10月的下跌受到英国养老金崩塌的影响,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卖出其管理的中国基金导致了港股2022年最后一轮大跌。港股2022年的弱势表现也受到中美博弈背景下中概股潜在退市的影响。

“2022年初看中的是港股的低估值,但低估值没有挡住港股的持续下跌。我们低估了美联储加息、资金流出对港股流动性的影响。曾经明确看好港股、并在下跌中逆势加仓的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坦言。

随着港股一路走低,市场上看好港股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华泰证券对港股牛熊周期研究后认为,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创近十年、近五年新低,且成交量持续萎缩,具备一定底部特征。

国信证券也表示,2022年的港股下跌幅度较大,其根据恒生指数历史最高股息率测算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40年的时间中,这种历史性的大底位置仅出现过五次,在该位置上买入持有一年收益率的中位数为38%,且正收益概率为100%。故而,国信证券坚定看好港股中长期走势,并重新上调港股至超配评级。

而中信证券从估值角度分析认为,港股将迎来估值修复。其在202211月表示,近期港股市场的大幅下跌主要由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政策的边际变化存在预期差,从而导致的恐慌性抛售。恒生指数当前的动态市盈率已创下2015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而9月以来,港股市场的基本面并无边际变化,故看好11月起海外风险因素逐步扭转带来的港股市场估值修复。

转机旋即到来。202210月底创下阶段低点后,港股开启反弹。11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二十条优化措施,优化防控工作,当日恒生指数大涨7.74%,创下此轮反弹中单日最大涨幅,此后继续震荡上行。

对于此轮强劲反弹的原因,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财经》记者表示,之前港股估值下行较多,疫情防控优化之后,投资者情绪逐渐改善,2023年整体市场会有所好转,而估值低的港股应该更加受益。

美国经济表现疲弱,导致投资者重新关注全球投资布局。中国市场稳经济重新启动,前景明朗,人民币汇率近期不断走强,内需的复苏、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启动,也让科技股有比较好的表现。博大资本国际总裁温天纳告诉《财经》记者。

从资金面看,谁是助推本轮反弹的主力?中金公司研究发现,南向资金自202211月市场反弹以来流入反而放缓,呈现出一定获利回吐的迹象;海外主动资金流出虽然放缓但并未逆转成流入,说明两者可能都不是近期反弹的主力;近期港股卖空成交占比明显回落,可能表明空头回补与一些交易型资金或是主要动力;另外,中资中介持股下滑,外资中介抬升,也从侧面佐证本轮上涨并非由内地资金推动主导.

 

经历了2022年10月内外资金的激烈博弈,在中国内地防疫措施优化、投资者情绪回暖、美联储加息压力渐缓等利好因素下,港股开始持续反弹。展望2023年,港股最大的推手将是中国疫情后的经济重启。

港股市场正经历一场大规模反弹。从过去三年几乎领跌全球到近期领涨全球,仅用两个多月时间,恒生指数即实现这一反转。

2022年10月底到2023年1月11日,恒生指数上涨46%,创下半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较低点已反弹48%。对于一个全球重要交易所来说,这是个少见的反弹幅度。

反弹之前,港股市场曾一路震荡下行,从2021年2月到2022年10月底,恒生指数腰斩,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位;恒生科技指数从最高11001点跌到2720点,跌去75%。

对于港股市场来说,其发挥着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作用,具有“流动性主要看美联储,基本面主要看中国经济”的特征,来自中国内地的南下资金与想要投资中国资产的海外资本在此汇聚,因此,2022年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下,港股度过了动荡的一年。

如果与全球资本市场对比的话,港股过去两个月涨幅领跑全球。在此之前,港股已经有连续近四年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靠后,2022年前十个月,港股同样领跌全球。

疫情三年中,全球主要股指大多实现上涨,跌幅较高的主要股指为俄罗斯RTS指数和恒生指数。根据Wind(万得)数据,自2020年1月1日到2023年1月11日,俄罗斯RTS指数下跌35.3%,恒生指数下跌24.0%。其中,俄罗斯RTS指数在2022年受到俄乌冲突影响,下跌39.2%。

伴随过去几年二级市场的下跌,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市场大幅降温,一些企业在即将走完上市流程之时选择暂停,希望等待市场回暖时完成发行。

2022年,中国香港IPO累计募资总额约1045.7亿港元,为2021年的三分之一。港股IPO市场年末回暖,12月上市21家新股,创全年最高。据德勤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IPO募资额排名,港交所位列全球前五大证券交易所第四位,排名和上年持平。

此前,港股市场的持续下跌,也令该市场涌现回购潮。2021年,港股全年回购金额达381亿港元,创下十年新高。2022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达1029亿港元,大幅超越2021年的回购规模。

经历了2022年10月内外资金的激烈博弈,在国内防疫措施调整优化、投资者情绪回暖、美联储加息压力渐缓等利好因素下,港股开始绝地反击,互联网、医药、房地产等权重板块开启了强势反弹。

在经历一轮大幅反弹后,2023年的港股市场,是否还能继续领涨全球?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较高的2023年,从估值、基本面、流动性等方向预测,国内外投资大行纷纷唱多A股和港股。

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高滨告诉《财经》记者,港股主要标的是内地资产,港股2023年最大的推手将是中国疫情后的经济重启。全球范围看,2023年预期中国应该是增长最好的大经济体,这是最核心的基本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