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差”获利的几种情况
(2022-07-04 17:06:38)分类: 转发的投资文章 |
怎么利用“预期差”来获利
股市赚的是公司内在价偵与市场定价之间的差値。
这里面短期来看,预期基主要取决于市场定价偏离但从长期来看,关键因素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増长。对于我个人而言,,中长期的思考落脚点一定是这个公司定性上是不是成长型公司。如果是的话,其增长的驱动力和节奏是什么?其增长的底线和极限大约在什么区间?长期来看一定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你的投资回报。但在具体买入阶段,我会尽散寻找存在短期预期差的时候动手,这样就具有了双重的安全边际。
(1)预期差的观察,要从公司经营事实,市场对其反映的程度以及你个人预期与市场预期的差别几个方面入手。公司经营事实是最关键的。需要详尽掌握。特别是对于当年经营波动的范围要有底.然后对于这个公司未来至少3年的经营节奏和趋势有明确的展望和预估。有了这些理解,你就可以与目前股价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是否存在明显的预期差。
比如,一个公司目前经营检健,预计当年EPS (每股盈余)可达1元/股。但目前经营稳健主要是占收入比重80%的传统产品比较景气.如果仅仅如此.过两年这个产品到天花板了,公司也就没什么看点甚至走下坡路了。但通过调查,你发现公司目前正在孕育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是公司在原来技术路线上开辟的新产品.其对应的下游需求比老产品广阔得多.且产品壁垒极高.毛利率也高。目前占收入比割10%,但増速可以翻番。
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个公司的预期主要应定位于新产品的前景.老产品在未来3年是隐健现金流,但主要弹性将来自新产品(不但规模迅速扩大,收入占比提升,而且毛利远高于老产品能形成“双击”)。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场依然在用老产品的经营发现定价,或者市场由于看到新产品需要经历一些阶段性困难而不予反映,那么显然这里就存在预期差。又比如,一个环保公司之的主要以EPC模式销售高毛利的设备,但现在开始转型为以PPP模式的工程施工,这样虽然短期来看营业收入规模可能増速较快,但由于工程业务利润率低、现金流差,利润的含金量也差,所以同样的利润额,其估值应该相比过去下降。相反的例子,比如一个软件公司原来是销售产品或者做项目。如果业务大部分升级到了云端模式,从一次性销售收入改为了细水长流的按年服务收農模式.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垓相比过去溢价,因为其生意模式也更加稳固、可持续,客户粘性更高。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机。关键不在估值,而在于对这个公司产品的景的商业判断力上,在于对什么情况下该溢价,什么情况下该折价的认识上。如果判断对了,是预期差。如果判断错了,市场是对的,那么结局就不太妙。所以问题还是要回到市场到底因为什么情况出现了借误定价。
(2)市场的折误定价有两种:
第一是系统性风险,比如股灾,泥沙俱下,不是惜杀一个而是一大片;
第二是公司出现了阶段性经营困境或者目前业务处于未爆发前的迷雰状态,但其业务的大前景(包括供需格局,业务壁垒和生意模式,公司战略和执行力)大概率会走好并且不断创出新高,这时候你和市场比的是谁看得更远、更准。
所以可以这样说,中长期的预期差来自我们的商业判断力超越市场,短期的预期是来自公司阶段性困境或者系统性风险带来的低价格。我们投资的最佳标的是未来优势型公司。因为它能不断创造价值。我们投资的最佳时期出现高预期的时刻,因为有更好的安全边际和未来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