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VS西部矿业VS江西铜业
(2021-08-25 08:54:59)分类: 其他 |
紫金矿业VS西部矿业VS江西铜业:铜矿产业2021年8月跟踪,供需?
铜价的变化,一方面是直接受基本面影响(供需关系),一方面间接受宏观政策影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020年,受卫生事件对供需的扰动影响,LME
从供给维度看,全球有十五大铜矿带,高品位沉积岩铜矿主要集中在中非、中东、西欧和南北美洲,国内鲜有高品位大型铜矿。
而从需求端看,中国的铜消费占全球消费比例约50%。
传统的下游铜需求,主要来自电力、交运、建筑等。未来几年的问题是,随着新能源(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和5G需求的兴起,将会对铜需求产生多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通过对铜矿产业的对比,来分析铜的供给和需求。
国内铜矿产业,三家龙头公司近期的财务业绩:
紫金矿业——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8.63亿元,同比增长32.14%,归母净利润66.49亿元,同比增长174.6%。
西部矿业——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1.19亿元,同比增长41.81%,归母净利润14.11亿元,同比增长336.4%。
江西铜业——2021Q1实现营业收入
从机构对行业景气的预期来看,三家公司收入保持缓慢增长,利润方面,紫金矿业在2021-2022保持高速增长,西部矿业在2021爆发性增长,在2022大幅放缓。
那么,问题来了:
1)铜周期将会如何演绎?同为铜类企业,为什么预期业绩差异较大?
3)国内外的铜矿竞争力强弱,取决于哪些核心因素?
图:产业链
铜矿产业链中,上游为政府授权矿产,中游为企业开采铜矿,下游为铜矿石的冶炼和加工,中游的价值量远大于下游,并且铜类企业一般同时开采铜矿和进行冶炼加工,但在业务中的占比有较大的差异,我们挨个来看。
紫金矿业——收入结构,按金属分为金、银、铜、锌,铁,每一种金属种类分别对应矿山产品、冶炼再加工、贸易业务,例如铜类业务包含矿山产铜、冶炼加工铜和贸易铜。
2020年冶炼贸易业务合计占收入比重为83.71%。
矿山产铜收入增速快,过去四年复合增长率42.86%。
因紫金矿业的收入结构较为复杂,我们分别从金属类别和业务种类来分类讨论。
从金属类别来看,以2020年为例,金、铜、锌、银&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1.32%、19.35%、3.53%、15.8%,毛利占比为34.4%、39.01%、6.81%、19.78%。
铜类产品收入占比19.35%,但毛利占比达到39.01%,主要是因高毛利的矿山产铜占比较高所致。
以产品类别来看,矿山收入占比仅为16.29%,但贡献了84.21%的毛利润,因此看收入波动重点看贸易加工业务,而公司的利润增长取决于矿山业务的开展。
西部矿业——业务主要包含西部地区盛产的有色金属(铜、锌、铁),以及对应金属的冶炼业务、贸易业务。
并且铜矿石通常伴有低品位的稀散金属(镓、锗、硒、铟、碲、铼和铊等)和贵金属(金、银),因此企业还具有伴生稀贵金属业务,这部分收入与冶炼产能同步增长。
2020年稀贵金属及其他收入占比15.51%,但毛利占比达到28.14%(价值大),而公司的铜业务收入占比68.8%,毛利占比仅为30.81%,是因低毛利的铜冶炼贸易业务占比较大所致。
江西铜业——
以江西德兴铜矿起家,后不断扩大铜冶炼和加工产能,拥有世界上较大的单线铜熔融、精练产能,因此,江西铜业的主业收入还是来自于冶炼,而非矿产。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伴生稀贵金属的收入在2020年占比达到25%,毛利占比达到36.75%。
对周期的判断离不开历史的研究。铜的价格周期,基本就是一部全球基建投资简史。
历史的铜价可以简单区分为这样几个区间:2002年之前受欧美基建投资拉动,2003-2011年受中国城镇化加速拉动,2012-2016年受供给端矿产产量提升影响,2016-2020年行业稳定期(中国基建略微拉动),2021之后受新能源行业拉动。
几个重要区间,我们挨个来看:
2002年之前,铜价每7-9年出现一个完整的价格周期,每个周期主要受到欧美市场政策和基建投资的影响。
但自200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铜第一消费国,中国的铜需求成为影响铜周期的重要指标,2004-2007年,中国城镇化加速,铜消费量快速提升,驱动铜价超预期增长,LME铜价在2006-2007年维持8000美元/吨的高位水平。
虽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重创造成铜价大幅下跌,但中国推出的基建经济刺激计划把铜价再次拉回至历史高位水平,这次铜周期向上维持到2010年年末。
高位的铜价对矿产企业有极强的正向激励效果,世界掀起了收购铜矿、扩建浪潮,铜矿矿产供给自2011年的1596万吨,加速提升至2016年2039万吨,CAGR
超额的供给叠加中国放缓的基建投资,造就了这段时间的铜周期下行,自2011年的10000美元/吨的高点,下滑至2016年的5000美元/吨的低点,实现了腰斩。
可以看出铜价的高点起始于2006年年初,供给加速提升起始于2010年末,中间相隔五年的时间是铜矿产企业对高铜价的反应周期,包括项目准备、矿山收购、扩建周期等。
铜矿扩产所产生的产量增量持续了近六年的时间,直至2017年开始放缓,2017-2020年产复合增速,CAGR
自2016年-2019年,国内密集出台政策,防止经济硬着陆,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全球铜整体处于供给略低于需求的状态,前期的铜高位库存开始消化,库存在低位震荡
2020年上半年,卫生事件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中国卫生事件率先得到控制,需求仍然维持,但海外的铜供给端(智利、秘鲁等国)却饱受疫情困扰,供需失衡+库存低位水平+美联储大放水,共同造就了铜冲破历史高价。
未来铜价走势如何,我们需关注:
1.
2.
3.
具体需求端影响有多大?后文我们将进行供需平衡表测算。
(叁)
从近十个季度的收入增速来看——
紫金矿业的收入中枢较为稳定(28%),主要由金贸易加工业务贡献。
西部矿业,收入中枢较低(5%)且有较多的负增长季度,主要是锌贸易量下滑所致,锌板块收入2018年的73.32亿元缩减至2020年的31.07亿元。
江西铜业,收入增速不断释放,是因并表恒邦股份(2019年2月收购)、烟台国兴铜业(2019年1月)导致电解铜、黄金白银的冶炼产能大增所致。
再来看利润增速——
紫金矿业近十个季度利润保持增长,是因矿产金和铜业务受景气上行的影响,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带动盈利稳定高增长。
江西铜业在2019Q1-2020Q3,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利润增速低于10%(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因各项期间费用,减值损失增长所致,2020Q4-2020Q1利润开始释放主要是因基数较低。(因铜矿和金矿收入占比较低,景气周期对公司利润增速影响较小)
西部矿业的利润与收入同步变动,自2021Q1利润水平大幅释放,是因公司的玉龙二期在2020Q4建成投产,公司的矿产铜产量同比大幅提升。紫金矿业和西部矿业两家,受铜矿量价齐升影响,利润增速不断释放,正处于铜价上行周期。两家公司的2021年半年报利润已超2020年全年利润。其中:
紫金矿业2021二季度利润达41.38亿元,同比增长181.61%,上半年利润66.49亿元,已经超过2020全年水平。
受益于玉龙铜矿的产量释放,西部矿业业绩增长突出,其2021中报上半年利润达14.11亿元,已经是2020全年利润的1.55倍,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41%。
紫金矿业——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利润波动主要是受到金、铜、锌价格影响,2018Q1和Q2利润水平较高是受铜和锌的价格影响,2020Q3和Q4则是受到金和铜价拉动。
西部矿业——
收入方面,过去三年矿产产能水平整体平稳,有色金属价格和贸易冶炼量的波动较大。
利润方面,2018Q4产生27.43亿元大额亏损,是因联营公司青投集团财务情况恶化,债务违约,公司产生投资亏损和长股投减值总额32亿元所致,针对青投集团的资产已于当年清零,对后续的业绩不会产生影响。
江西铜业——收入提升来自并购。
利润方面,在2018Q4、2019Q4、2020Q1,利润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季度,是因计提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来自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存货),主要是因为2017年前冶炼产能过剩,导致存货、固定资产减值,收入增长依靠放宽信用期所致。
而后行业景气度有所改善,但历史遗留的坏账和减值还在产生影响。近五年合计计提了减值费用超过100亿元,占2020年末净资产比15.84%。
(伍)
综合毛利率方面,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紫金矿业(12.27%)>西部矿业(10.83%)>江西铜业(3.79%),三家公司毛利差别较大,是业务差别和上下游布局占比不同所致。
业务方面,紫金矿业有毛利率较高的金矿业务,江西铜业有毛利率较低的铜材加工业务。
上下游方面,紫金矿业在上游毛利较高的矿产业务占比大,江西铜业在下游冶炼加工业务占比大,西部矿业位于中间。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矿业毛利率水平受铅、锌、铜自2016年初周期上行的影响稳定提升,江西铜业有所下滑,主要是冶炼加工业务行业竞争加剧。
净利率方面——三家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主要受到毛利率的影响。
紫金矿业净利率中枢水平(3.7%)是江西铜业(0.82%)的4.5倍,差距也是来自毛利率。西部矿业净利率过去五年随毛利率稳定提升(剔除掉2018年青投集团大额减值)。
此外,管理费率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紫金矿业(3.09%)>西部矿业(2.3%)>江西铜业(1.1%)
2020年财务费率,西部矿业(2.85%)>紫金矿业(1.04%)>江西铜业(0.38%)。西部矿业的财务费用高,是因为有息负债高,西部矿业(46.19%)>紫金矿业(40.61%)>江西铜业(35.47%)。
西部矿业财务费率不断提升,主要是因长期债务融资不断提升,用于玉龙铜矿产能建设配套长期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对比,紫金矿业具有明显的融资优势,从表观利率来看,紫金矿业(2.78%)<</span>西部矿业(3.9%)=江西铜业(3.9%),是因紫金矿业作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可与同为会员的商业银行开展黄金租赁业务(流程为先从银行租入黄金,然后把黄金卖给银行获得融资款项,之后在到期日前支付租金即可),其实际融资成本要远小于商业贷款。
(陆)
从全球月度铜供需平衡来看,过去十五年中,铜供需平衡整体在短缺30万吨与过剩30万吨之间上下波动。至2020年年中,受疫情对供给和需求的干扰影响,短缺一度达到140万吨的峰值,也拉动了铜在下半年价格大幅上涨,在2021年年初恢复至供需平衡水平。
那么,未来铜供需是继续保持供需平衡、短缺还是过剩?接下来,我们对未来铜的需求和供给分别进行测算。
先看供给端——精铜的供给,主要来自冶炼精铜和再生铜两种途径,过去五年中,两者比例约为5:1。
1)冶炼金铜的供给
冶炼精铜是对铜精矿进行冶炼加工的过程,铜精矿来自各大矿产企业的开采。所以,冶炼精铜的供给=铜精矿/矿冶比,其中:
铜精矿方面,过去四年中,因鲜有世界级铜矿投入生产,扩建的产能约等于淘汰产能,铜精矿供给较为稳定,但从2021年开始,世界上有12座世界级铜矿投入,因此会在未来三年中进一步拉动铜矿的产量。
十二座铜矿的产量贡献主要是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释放,紫金矿业的卡莫阿和泰克资源的Quebrada
根据测算的结果,预计2021-2023年,世界铜矿产量增长78.7万吨、76.7万吨和31.2万吨。(披露的预期来自各家企业的远期指引,未来有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基于2020年铜精矿产量2057.7万吨,可以得到2021-2023年铜精矿产量为2136.4万吨、2213.1万吨和2244.3万吨,同比增长3.82%、3.59%、1.41%,CAGR
矿冶比方面,因品位差异、冶炼损耗等的影响,冶炼精铜的产量要略低于铜精矿产量,历年铜精矿产量/冶炼精铜约为1.028(2020年疫情对铜精矿产量造成较大影响,该指标为1)。
因此,我们假设2021-2023年,该指标保持正常年度1.028不变,则得到2021-2023年的冶炼精铜为2078.2万吨、2152.8万吨、2183.2万吨。
2)再生铜的供给
世界再生铜方面,中国产能占比达到50%以上,2019年我国出台一系列“洋垃圾”限制进口政策,对我国再生铜原料供应产生较大的限制。带来的影响是,世界再生铜产量自2019年402.8万吨下降至387.5万吨。
原先出口到中国的低品废料,逐渐转移至东南亚等政策较为宽松的地区,国内回收拆解厂跟随转移海外,将低品位废铜拆解后再进口到中国,未来对全球的再生铜供给有所支撑。
加之,2020年7月1日我国实施的《再生铜原料》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及目前高位的精铜价格将对再生铜产业有所拉动,我们假设2021-2023分别为426万吨、438万吨、450万吨。
综上所述,冶炼铜和再生铜加总计算,精铜供给在2021-2023年分别达到2504万吨、2591万吨、2633万吨,同比增长2.4%、3.46%和1.63%,CAGR
(柒)
再看需求端——精铜的下游需求主要发挥三大作用:导电、信息传输和构件(设备和建筑等)。
导电方面,导线是主要的需求场景(63%),因为铜是高性价比的导电材料,在电相关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世界精铜消费的历史,自20世纪以来随着电网和基建投资稳定提升,20世纪的拉动主要由欧洲和美国,在60年代两地区合计用铜占比达到87%,后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高速发展,铜消耗拉动重心逐渐偏向亚洲,至2019年亚洲消耗了世界上71%的精铜(中国50%),过去二十年自2000年年消耗量14000万吨,提升至2020年25000万吨。
但需要注意的是,卫生事件之后,USA和欧洲先后宣布了大额基建投入计划,这将拉动铜在欧洲和美国的消费需求。
需求层面的政策因素和行业因素,接下来,我们挨个来拆解:
作者:并购优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