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泰生物电话会纪要2021.2.22

(2021-02-23 22:18:41)
分类: 医药行业
康泰生物电话会纪要2021.2.22

      分享一下康泰生物昨晚的交流纪要,主要是8个方面的问题,这次没录音,大家就看看记录的内容吧,有问题再提。

      最核心四个产品,13价肺炎和二倍体狂苗的上市预期维持今年年中和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四联苗去年销量基本持平,今年预计量价齐升也是符合我们的预期,交流中也提到了继续提升在疾控的渗透率,目前还不到50%的渗透率,今年杜总亲自抓销售,销售方面可能也会有些强化,另外等到13价肺炎和二倍体狂苗两个大品种上来以后,公司也计划把体内+体外的销售团队从1500人增加到2500-3000人,销售团队和销售能力会有明显的扩张。 
     
     新冠方面产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对外披露的是腺病毒载体和灭活各2亿剂是比较保守的预估,实际上腺病毒载体可以做到4亿剂,灭活可以做到3-5亿剂,上市的话我估计都要都2022年。 国际化方面之前有提过三个层次,这里不再赘述。新技术平台布局方面公司对核酸疫苗和包括纳米颗粒等新技术有布局,和一些公司进行早期的合作,出成果或者商业化的话我预计还早得很,现在也给不了多少估值,至少明确公司是有对新技术提前布局的想法,这点比较重要。 

       后续的重要品种,除了13价肺炎和二倍体狂苗外主要有几个,一个是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个是价格最高的一类苗35元/支,而且是非常有国际化意义的一个产品,公司后续也会推百白破+Hib+IPV的五联苗;第二个是冻干水痘,预计今年报产,国内市场比较成熟,空间不会很大;另一个是麻腮风,这个虽然也是一类苗,但是后续公司打算推麻腮风+水痘的四联苗,这个也是国际上一个比较重要的联苗品种;还有就是五价轮状、四价流感、四价手足口,然后13价肺炎结合苗上市以后公司就会开启20价肺炎结合苗的研发,总体来看思路非常明确就是产品持续升级。

       康泰生物交流纪要 2021.02.22
       2020年数据还没出来,还要等年报,重点品种大致情况: 四联苗去年上半年增长不错,下半年受换包装、招标准入影响,全年销量接近持平,下半年产品价格有所提升,所以四联苗销售略有增长。 乙肝疫苗涉及2018年搬迁后转产批件晚了一些,没有产品可以卖了销量很小,三季度拿到批件,四季度开始恢复,2021年预计销售不错。 

       23价肺炎受到新冠的刺激各地方推广下有爆发式增长,整体销售不错。 2021年1-2年的数据还没有,一月份整体情况比去年好一些,不过有春节的因素影响,具体还要等一季报财报出来。今年四联苗还是会有不错的增长,23价肺炎与同行相比会高于行业增速,乙肝疫苗是爆发式恢复增长。 

       产品研发方面:两个重点品种按计划去走,13价肺炎生产现场检查阶段,需要2次,第一次年前完成,第二次马上开展,原本预计的2021年年中获批的预期不变;狂犬疫苗已经在沟通报产的过程中,新的注册管理办法下,提交前有很多沟通和预审,提交上市申请预计是二季度,新的管理办法非常快,新的受理号40个工作日就可以现场检查,预计今年底明年初获批。 

        新冠疫苗方面,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试生产,临床样品已经准备好,临床批件沟通中;灭活新冠疫苗已经揭盲完成,临床总结报告已经拿到,数据还不错,接下来就是准备海外多中心III期临床。

       1、新冠方面康泰在和药监局申报沟通,世卫组织已经批准阿斯利康的疫苗,药监局和公司沟通来看哪些方面是药监局顾虑的方面,预计什么时间在国内做桥接临床,关于剂量和免疫程序国内按照什么方案申报?灭活疫苗I/II期数据后与马来西亚签订III期临床协议,未来I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计划? 
       每周都会和药监局沟通,大的基调国家对此比较支持,认可海外的临床数据。可比性是亚裔人群,要看阿斯利康海外亚裔人群的情况;国内的桥接试验设计比较简单,1000例左右,国家能很快认可。 灭活疫苗间接对比来看公司数据比较靓丽。III期临床主要是南美、东南亚和非洲,之前的重心是南美和东南亚,现在的重心是东南亚和非洲,重心有所不同。 倾斜东南亚和非洲的原因是,考虑现在的疫苗可及性,东南亚、南亚和非洲需求更加紧缺。 产能方面: 最保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分别2亿剂,实际产能应该是更多的,腺病毒有两条线,最大的一条线是2000L,一批是400万支,一年满打满算100批,产能可以达到4亿剂,披露的2亿剂的产能是最保守的测算。灭活新冠方面比2亿剂也要多,2个车间,原本预计1个车间,在工艺优化过程中发现新冠病毒在VERO细胞上生长比较快,产能比原本预期要高一些,预计3-5亿剂,公告的各2亿剂都是比较保守的测算。

        阿斯利康披露的采购价很有优势,康泰生物这两款疫苗成本优势怎么体现?
        承诺大流行期间不赚利润,3美元/剂。 各家疫苗企业成本统计口径不同,相同工艺下公司腺病毒疫苗的成本比灭活疫苗便宜一些;只要上亿剂、只要量能起来,成本都比较低,差异没那么大;目前的定价都能赚到钱,只要是两位数的价格都能挣钱,之前国家要推全民免费接种,量能起来的话成本都不是问题。 

       疫苗变异情况,应对疫苗变异所做出的储备,是做针对多个变种的多价苗还是? 
       目前公开研究来看现有疫苗针对变异毒株都是有保护力的,只不过针对不同毒株的保护力有差异,是否需要增加亚型还要看情况;假如有毒株没有保护力或者保护力极低,各个疫苗的技术路线都是可以应对,对于灭活苗可以换毒株,同样的工艺路线是很容易更换的,2009年的H7N9大流行也是按照流感疫苗相同的工艺生产;灭活疫苗对南非毒株是有准备的,如果有需要,灭活苗改变毒株或者增加赌注比较容易;根据与阿斯利康的沟通,牛津大学已经在做针对变异毒株的新疫苗,换一下基因就可以了。 

      2、四联苗去年包装升级带来价格提升,招标准入导致三季度有波折,全年持平略微增长还是不错的,2021年对四联苗量的增长预期?公司销售策略上来讲为了达成目标做出的努力? 
      四联苗2020年相对艰难,特别是三季度换包装的影响特别大,整体销量接近持平,2021年销量预计还有不错的增量,没法给预期,公司内部有目标,但是目标和最终实现的有差异,2021年底分享会更加准确。 今年的销量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格局上2021年市场上只有四联苗和五联苗;招投标准入全年都没什么问题;销售方面2020年销售人员上有一些变化,去年不明显,今年比较大的变化是杜总要来亲自抓销售。 
      四联苗的销售策略上,提高终端覆盖率还是? 
      终端覆盖率肯定要进一步提升,能够看到数据是有比较大的空间,四联苗的渗透率还有一倍的提升空间,现在只有不到50%的区县疾控有公司的产品,这个渗透率还不够高,还有区县疾控采购多少次等(有的只采购一次)也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3、去年很大的增量是23价肺炎多糖疫苗,新冠疫情下对呼吸道疫苗认知提升,去年做到接近300万支,未来的空间和公司的规划? 
      23价肺炎多糖苗是非常好的品种,针对2岁以上人群和65岁以上老年人,老年人特别推荐打这个疫苗,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去医院因为呼吸道问题,呼吸道问题很多是肺炎,海外的23价肺炎疫苗是持续增长的品种,需要好的市场教育,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比较好的市场教育,因此有爆发式的增长,2021年预计23价肺炎多糖疫苗行业增速不会很高(新冠疫情爆发式的教育使得很多人打了,再期待很高的大几十到翻倍的增速也不太现实),公司的增速预计会高于行业,主要是2020年上半年招投标还不是特别好,2020年四季度四联苗和23价肺炎疫苗招投标差不多,今年就都正常了,预计今年会有高于行业的增长。 

       4、乙肝疫苗60μg疫苗去年情况,小规格恢复预期情况? 
       2020年整体是缺货的状况,乙肝疫苗产品恢复是11月份拿到批签发后逐渐恢复,品种上来说市场特别缺10μg 和20μg,公司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在生产上先保国家需求,60μg逐步恢复。盈利能力上来说60μg最赚钱,但是要把国家交付的任务先完成,公司的预期是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或者超越是很正常的,2021年销量和均价都会有明显的增幅。 

      5、销售方面,销售队伍的改革,新产品的销售队伍建设情况等? 
      要配合13价肺炎和狂犬疫苗上市,团队会扩张,年报出来会看到销售队伍持续增长态势,结构上来说13价肺炎进度比2019年底预期的晚了一些,因为新冠的影响,销售队伍体系内+体系外会继续按计划推进,预计杜总亲自抓销售会比以前表现的好一些。 
       包括独家的经销商等未来的规划? 
       体内+体外合计1500人左右,13价肺炎和狂苗上来后要达到2500-3000人的销售队伍。 

      6、新冠以外的其他国际化情况,2021年年度策略里展望过国内疫苗的国际化,把康泰过去几年国际化的情况做了梳理,作为典型代表,未来产品研发和国际化在公司战略里的地位和考虑,未来更具体的举措? 
       国际化一直有准备,现状来说主要体现在引进来,和国际巨头合作是国内疫苗企业里最多的,以前的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新冠疫苗、IPV、腮腺炎、五价轮状。 产品走出去就比较弱了,甲肝、水痘、流脑等出口原液居多,金额比较小。有十几二十个国家有注册和销量,销量确实太小了,要把WHO的认证通过,WHO每年也要采购几十亿美元的疫苗。 当前国际化重要的机遇就是新冠疫苗,WHO采购20-30亿剂的新冠疫苗,公司也参与了招标。 另一个层面的国际化是未来与海外疫苗企业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走出去,看未来三四年这块的拓展工作,公司在努力。 当前还是看新冠的出口,中期看国际化产业基地,长期看与巨头的合作。 

       7、新技术平台,核酸疫苗等,合作布局还是?怎么考虑? 
       技术路线方面传统疫苗技术路线基本都有了,民营疫苗企业里最全的,新的技术路线如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和阿斯利康合作。 核酸疫苗没有优先去做,但是这个方向一定会去布局的,和某家企业已经有合作,他的核酸疫苗比较有特色,公司把他们的产品拿来检测验证,没有布局新冠,有布局其他的传染病的合作。核酸疫苗以外也有一些其他疫苗比较有意思,如纳米颗粒的疫苗也有合作和早期的常识。 长远一点新技术的布局会建立研究院,找新的研发团队来做,做新型的疫苗、基因治疗等新的生物技术,不仅限于预防用疫苗,会为了更长远的发展。

      8、未来两三年内能看到重要进展的疫苗? 
      预计冻干水痘疫苗今年报产,IPV在III期临床(国际化非常有意义,可能是所有品种中国际化海外生产基地最先能实现收入的,有对世卫组织的承诺);五价轮状病毒疫苗预计今年年中拿临床批件;四价流感疫苗、四价手足口;麻腮风预计今年底可以拿到批件,然后后年年底可以申报麻腮风水痘四联苗的临床批件;13价的获批后20价肺炎结合就启动,预计后年底报临床批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