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性理论--天人感应论

(2014-04-04 13:09:27)
标签:

文化

性理论

性文化

性知识

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人事活动会从得到反映的神秘学说。它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人道自然人为是合一的。战国时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后来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正因为这样,占人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的谴责或嘉奖,在这些感应之中,人类的性行为和天的感应尤其密切。《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这就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申出天地的起源。

《易经》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进一步说明了天和人的关系。《易经》所云的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也是这个意思,其中的云雨等都是男女性交的术语。在卜卦中,既卜天,也卜人。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中医和解释卦的卦象,卦是上艮下巽,艮为山,巽为风,卦是风吹山木之象;同时,艮为少男,巽为长女,所以卦又是女惑男之象。在中国古代,如遇旱涝之灾,人们常以祭典或性交舞蹈以禳灾,还有把自然灾害看成是旷男怨女多而天地不顺,所以大遣宫女的历史记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