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型生活

(2022-05-17 08:53:55)

成长生活

陈洪泉

 

成长的生活活动是人们整体生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成长型生活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成长需要,实现人们的不断成长。

 

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的和比较稳定的满足的基础上,人们的成长需要就会逐渐凸显出来,生活活动的重心也就会慢慢转向满足成长需要上来。

 

人们的成长需要主要包括包括人格素质的提升和功能作用的发挥两个方面,所以成长型生活也就主要包括不断提升人们的人格素质和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两个方面的活动。这两个方面的活动是密切关联的,人格素质要通过相应的功能作用的发挥来体现,而功能作用的发挥又要依赖或依附于一定人格素质

 

一、人格素质的不断提升

 

所谓人格素质提升就是要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人格的人所追求的是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人格素质提升不是指人们的自然生长变化过程,而是比自然的生长更高的一种追求。例如,每一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生某些生理或心理方面的变化,都要经历一个从婴儿到少年再到青年、成年和老年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自然会不断发生变化,身体要不断长高,认知能力会不断提升等等,但这种自然发生的生长变化过程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成长,人们的成长需要指的不是那些随着岁月年龄的变化而自然会发生的生长变化,而是指比自然的生长更高的一种追求是要成为自己所期望所理想的某种例如,人们从出生时的不会站立到能跑会跳,是人们身体生理生长的一个自然过程,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具备的身体素质变化,但人们的对于成长的追求则是要在此基础上,使自己跑和跳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一个跑的更快跳得更高甚至是最快最高的人,当人们自觉把追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作为直接的目的性活动时,这种活动也就成为他实现成长的生活活动。例如,按儒家文化传统,对理想人格素质的追求就是成为“君子"和“圣人”,按照佛教文化的要求就是要成为“佛”“觉者”,等等

 

总体上来看,作为人们提升自身人格素质的成长型生活活动主要包括体、智、德、情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作为直接目的的生活活动,如各种健身活动、体育活动等。二是把提升自身智能素质作为直接目的的生活活动,如各种学习活动、研究活动等。三是把提升自身品德素质作为直接目的的生活活动,如各种品德锻炼和修养活动等。四是把提升自身情感素质作为直接目的的生活活动,如各种情感素质的修炼和培养活动等。

 

第二,功能作用的更好发挥

 

人们对于成长的追求不仅体现为对自身人格素质的提升方面,同时也体现为要力求把自己的这些人格素质表现出把其功能作用发挥出来。努力使自己的功能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是人们成长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以自己的功能生命参与到人类整体的生命活动之中,在人类整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好自己生命的功能作用,从而体现出自己人生的价值或意义。例如,儒家文化就提倡人们要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追求,其中修身属于人格素质提升活动,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属于发挥功能作用的活动在修身的基础上把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直接目的的活动,就是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成长类的生活活动。

 

与人们的人格素质的内容相对应,人们功能作用的发挥活动也主要体现在身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智能功能作用的发挥、品德功能作用的发挥和情感功能作用的发挥四个方面。美国学者马丁·塞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美好的生活来自每一天都应用你的突出优势并将这些优势用于增加知识、力量和美德上。”。“你可以选择以增加知识为中心的生活:学习、教书、教育你的孩子、或从事科学、文学、新闻学等许多类似的行业;你可以选择以增加力量为中心的生活:通过技术、工程、建筑、医疗服务或制造业来达到这个目的;你还可以选择以增加美德为中心的生活:通过法律、宗教、道德、政治等途径,或通过当警察、救火队员或从事慈善事业来达到你的目的。”他的这段话体现了人们对于成长型生活的追求。

 

总之,成长生活主要包括人们自身人格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功能作用的更好发挥两个方面的活动。这两个方面的成长活动是密切关联的,人们的人格素质要通过一定的功能作用的发挥来体现,而功能作用的发挥又要依赖或依附于一定人格素质。所以,人们的成长既需要通过人格素质的提升来更好地发挥其生命功能作用,又需要通过其功能作用发挥来体现其人格素质的提升模仿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我们可以把人们的这种成长型生活称之为“内修外用”,内修即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外用即更好地发挥好实现好自己人格素质的功能作用。

(陈洪泉,于青岛,2022年5月17日,欢迎光临宜生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存型生活
后一篇:快乐型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