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sh)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后人称他为殷纣王。年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继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但到了统治后期,开始腐败。
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太师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箕子见微知著联想了很多,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就一定不肯用陶土粗制碗具,必将用犀牛角或玉作成杯盘;餐具改变了,食品也会随之改变,盛的不可能是豆菽青菜,肯定会进一步升级到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将成盘中之物;食物改变了,将不满足穿着,麻布为衣将不再流行,朝中之人进而会穿绫着缎;穿着改了,下一步将造豪华的车子,建高阔殿宇楼台,追求享乐。如此下去将一发不可收拾,腐败之风会很快盛行起来。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把箕子这种联想,说成“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这就是见微知著的来历。
一个至诚的人,很容易见微知著,倒不是他有多善于思考,而是源于他得良知常觉常照上的妙用罢了。
《传习录》中,
有人就《中庸》上的“至诚前知”请教于先生,先生说:“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产生的奇妙作用就是神,它的萌发处就是几,具备诚神几的人叫圣人。圣人对预知不怎么重现。祸福降临,即便圣人也在所难免。圣人只知晓契机,善于应付各种变化。良知无前后之分。只要能知晓现在的契机,就能一了百了。若有一个预知的心,就为私心,即是趋利避害的意思。邵雍一定要预先知道一切,就是因为他那趋利避害的私心没有彻底铲除。”
《传习录》中还有一节对“至诚如神”剖析得非常透彻——
欧阳崇一来信问:
人情诡诈多变,如果不加怀疑防备,往往就被人骗。想发现他人是否诡诈,自己就会预先猜度别人会欺诈我,就会臆想别人不诚信。这逆诈本身就是欺诈,臆不信就是不诚信,被人欺骗呢,又是自己不觉悟,(
怎么都不对)。要想不去怀疑、猜测他人,又能实现察觉对方是不是要骗我,只有良知透彻的人才做到吗?然而诚实和欺诈的差别实在是太过细微,因此不能觉悟的人和欺诈的人都很多啊!
王阳明回信说:
孔子说不预先揣测别人会骗我,也不凭空猜测别人会不老实,然而,当对方稍有不诚不信的时候,又能马上自然察觉。那是针对当时时弊而说的。当时的人们一方面因为总去提防猜测别人,而把自己陷于欺诈和不诚信;另一方面呢,因为不知道有致良知的功夫,又总是被人骗。所以,孔子的话,不是要人存防备猜测之心,来预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因为你存了这个心,就成了猜忌浅薄之人,就远离了尧舜之道。不去防备别人,猜测别人而被人骗,那至少你自己还不失为一个好人,只是赶不上那些能其致良知,不需要防备就能事先觉察对方不老实的人罢了。你说的“良知晶莹透彻者”,就已经得其要旨了,不过,这也只是你的聪明领悟到的,在实际中恐怕还不能做到。
良知在人的心中,横亘万古、充塞宇宙都是相同的。所以先贤说“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那些没有觉悟而被人欺诈的人,虽然不曾猜度别人是否欺诈,但他们也许会自我欺诈;虽然不去猜想别人是否诚信,但他们也许不能真有自信。他们或许常常有寻求事先觉悟的心,然而却不能常常自我觉悟。
君子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是为了防备别人不要骗自己,只是自己不要欺骗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是担心别人不信任我,只是自己始终自信自己的良知而已;不是为了能事先醒觉别人是不是要骗我,只是始终醒觉自己的良知而已。
不自欺欺人,良知自然真诚无伪,诚实无欺,《中庸》说:“诚则明。”心中至诚,自然明觉;自信则良知无所疑惑而明觉,所以又说“明则诚”。明、诚相生,所以良知常存、常照,就像一面明镜高悬,万事万物在它面前也无法掩饰其美丑。为什么呢?良知不欺诈就是真诚,真诚就无法容忍欺诈,如果有人欺诈,马上能够察觉;良知自信明觉,所以无法容忍不诚信,如果有人不诚信,马上能够察觉;这就是“易以知险,简以知阻。”
子思在《中庸》里说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但是子思说“如神”,说“可以前知”,还是分作两件事来说,是说至诚的功效,也还是说给那些不能先觉的人说的。在我看来,至诚就是神,不是“如神”;至诚无知无不知,不用说“可以前知”。
至诚的典型表现是什么呢?首先即是“无妄”,即思无邪,不诈伪,真在内,惟精惟一从于天理,明明德,致良知而活。《管子·宙合》里说:“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庄子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注。游者鞅掌,以观无妄。”朱熹讲:“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易·无妄》里则道:“无妄,元亨利贞。” 程颐解释:“无妄者,至诚也。”
无妄之人,真诚到极点,生命慧性得到最大的开发,对他们来说,“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只是自然而然,根本算不得什么,因为他们夯实了生命的根,至于枝叶条畅,繁花满树,硕果累累,那都必定是不求自来的。
真诚到极点,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出现邪恶的事或人。这些或者呈现在占卜的蓍草龟甲上,或者表现在人们的整个身体状态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的人就如神灵一样神通广大,或者说,一念至诚,神通自显。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