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回家的路 |
孩子读书优异,自学力强,这种良好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很多大学提前给孩子送出了橄榄枝,孩子没有去,说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是要考进一所中医药大学,然后做一个像孙思邈那样德才兼备的医生。
此时此刻,一家人对此表现出了巨大分歧。
爷爷说做医生好,在古代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生地位高。奶奶说现在医生比以往好多了,除了工资外还有其他灰色收入。外公讲医生工作环境比银行职员还要好,一人一室,空调天天吹,一天诊几个病人就下班,轻松得很。
另一派对此持反对意见,外婆说医生危险,搞不好在医闹中把自己至于险地,当医生也要走关系进好一点的医院,直接当那种级别高一点的医生才好。
母亲说得更直接:“干这个事儿唯一的好处是容易找对象,其他的我还真没看出有哪些优势来。”
父亲就更赤裸了:“当了医生你一生都发不了财,我叫你进工商管理学院你偏不听,这样的话真的是把我的脸都丢尽了,你知道我在身上投入了多少吗?”
“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减人痛苦吗?怎么你们想的那么复杂?”孩子迷惑,又道,“《大医精诚》中就那句话才是我的从医初衷,—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孩子说完,全家人羞惭难当,默然良久。
前一篇:匆匆一面
后一篇:人海之中,仿佛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