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2021-02-07 16:40:42)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陆灼在《艾子后语》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艾子在齐,居孟尝君门下者三年,孟尝礼为上客。既而自齐返乎鲁,与季孙氏遇。
  季孙曰:“先生久于齐,齐之贤者为谁?”
  艾子曰:“无如孟尝君。”
  季孙曰:“何德而谓贤?”
  艾子曰:“食客三千,衣廪无倦色,不贤而能之乎?”
  季孙曰:“嘻,先生欺予哉!三千客予家亦有之,岂独田文?”
  艾子不觉敛容而起,谢曰:“公亦鲁之贤者也;翌日敢造门下,求观三千客。”
  季孙曰:“诺。”
  明旦,艾子衣冠斋洁而往。入其门,寂然也;升其堂,则无人焉。艾子疑之,意其必在别馆也。
  良久,季孙出见。
  诘之曰:“客安在?”
  季孙怅然曰:“先生来何暮?三千客各自归家吃饭去矣!”
  艾子胡卢而退。

 季孙氏显然是一个大言不惭,不知自重的人,大话说了之后最后不能实现,只能以谎圆谎,自作孽。

  相反,下一个故事中的扁鹊则是另一种人。

  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本当与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只会破坏这件事,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

    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治病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家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扁鹊是一个言行谨慎,一语中的,为人谦逊的人,以此才受人敬重。

  老子说:“轻诺必寡信。”孔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颜氏家训》中也说: “无多言,多言多败。”曾国藩也有:“天地之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与纪泽纪鸿书》中,他更是具体道:“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绝不怕没饭吃。”
  ......

  做人,贵在一个信和慎,事情做好了之后再说,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不至于弄到最后收不了场,自取其辱。

孔子说:“一个说话大言不惭的人,说到做到对他来说是一件恨难的事。”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