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看清自己,就没有光明可言

(2021-01-20 20:23:2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回家的路


   孩子总喜欢只见别人的不是,不见自己的过,遇事好怨天尤人,习惯向外推责。都念高中了,说话还喜欢动气,急促,自我特别强,凡是讨论问题他都要争个赢......

   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孩子考砸了,在那里无端发脾气,一会儿责怪当时下大雨的天气不好,一会儿又说监考老师走来走去影响了他的发挥。来安慰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被他呛了一鼻子灰,渐渐的,就没有人来安慰他了。

  不得已下,父亲请了一位当地德高望众的先生来帮忙。

  先生跟孩子父亲简单聊了两句,就知道了孩子问题症结所在。

   先生直接跟孩子警示道:“读书学习的根本是为了什么?是见自己,是修身,是完善自己的德,再由德去生才育才,进而自觉觉人,自立立人,福泽天下。而你一开始就没有这种大方向,你心里一直都是自私的输赢,都是小我的患得患失。若只喜欢用一种自己不可能有错,错只可能是他人的心去看这世界,这世界就没有一个好人,就像用一双蒙了灰尘的眼睛去看这世界,你觉得能看清这世界的真实吗?

  你争赢了,你把责任都丢给别人了,你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为了去维护自己是完人的人设,可你自己有没有深思过,你所想显示的东西,所全力维护的东西本质上都是空的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进德上的路,参照物不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是你看到的任何人,而是直接高起点的以圣人为标杆!

   你看那窗外的绿植,凡是长的大的是不是根就比其他同类壮实?人也只有立在根上,才能德高自然众望,厚德下才自然生长得丰茂。阳明先生即道:‘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无论学问,还是以后的工作,这些都是你修身,澄明自己良知的某个方式和过程而已。唯有始终不忘来处和前行的大方向,人才能走的笃定和从容。

  假如你知道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任何地点都是进德修身的炼场,你就明白先反观自己,先让自己心明性真的重要性,这样你就先能看到自己内在的许多未尽处,会先忧道,哪还有空去责怪别人,去见别人的不是?如果实在处在那种污染太强的环境下,你暂时又还没有修得那种强大的在染不染的定力,不也可以选择‘远佞人’,‘走为上计’吗?事实上,你现在的处境还远远没有糟糕到这步田地,此时此刻去怨外在其实最是本末倒置,丝毫无益于你的自我完成和进化。

  当你是有理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人,你希望别人用你这种处世的方式对你吗?当然是不愿意的。再如,假如你是一个老师的话,你遇到一个跟你一样只喜欢推责于外的学生,你要怎么做才能教育好他?你想过没有?你只看见他的不是的话,他就只有不是!你要见的是他身上的光,然后帮其点亮,放大,暂隐其恶,先扬其善,这个光被点大了,再加上你自身上的光,两光合在一起,自然就能将那个学生身上的黑暗驱散,缺陷处照明,促其自觉反观,自明后主动自改。又如王阳明先生所举例:‘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