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父

(2020-11-27 22:40:23)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天真作少年

一个好的父亲至少要胜任四个角色,父亲,朋友,导师,学生。父亲在这四种角色中随时变化,游刃有余的话,孩子带起来就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古代父母这个词出现时,一般都是以“慈母”,“严父”的形式,如晋代夏侯湛《昆弟诰》中讲:“纳诲于严父慈母。”这就说明了教育子女中父母所呈现的姿态不同。母爱的慈,源自生物的天性;而父爱的严则多需要理性的加持。《孝经·圣治》中就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孩子对父亲的敬重正是源于父亲本身的严肃,严格,这种严肃,严格既体现在自己的为人做事上,更体现对子女的管教上。

家有家规,家有家风,一个家的家规,家风,父亲起的是主导和榜样作用。父亲在做“父亲”这个角色时是如履薄冰的,心里要深知道孩子对自己的爱是一种敬爱,你身上一定要有一种让孩子能对你生敬,——崇敬的敬的那个东西。

父亲扮演朋友这个角色时,则跟孩子是平等的,把自己化成了孩子,跟孩子既可以无话不说,无话不谈,也可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保持恰当的距离,心心相映在那种刚刚好的默契时空里。

而导师这一角色,则是一个父亲既要做孩子人格上的导师,同时还要多少学一些教育艺术。学生眼里的好导师既要如孔子那般“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又要自身“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对孩子任何的疑惑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巧妙的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面还特别要提到另一个技能,——善喻,《礼记·学记》中就讲:“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而之所以要做孩子的学生,是因为这个角色能让自己时常保持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时承认自己有错的时候,时时接受孩子有对的时候,时时笃信孩子有超过自己的地方。孩子没有受到多少污染,有很多东西都是大人要切实去学习的,还可以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和来处,比如《道德经》中老子就明确提出,“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