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2020-10-24 22:20:0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三国时,有仁爱之名的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每次杏林收获之后,他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有人以送“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表达对德艺双馨的医生的赞颂。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宋朝大文豪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痛哭原因,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了百年,刚刚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当即告诉老妇,自己乃是买房人。他还焚烧了房契,并让老妇的儿子将母亲迎回旧居居住,而且没有将购房款要回。这年7月,苏轼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孟子曾讲:“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存心不同。君子把仁存在心里,把礼存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尊敬他。除此以外,孟子还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就更证明了人性本善的道理,很多人误入歧途,其实只是天性的善暂时被蒙蔽,只要澄明了自身善的天性,那他就会归真自己,并受人敬重。
  
   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人负责收殓,孔子说:“由我来料理丧事吧。”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