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085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2020-10-09 21:54:5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家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东家为什么杀猪?”孟母说:“要给你吃肉。”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买了东家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证明她没有欺骗他。

  任何礼的背后,一定是要有一份心诚意洁在里头的,没有心诚意洁,光有礼的外在,也是自欺欺人罢了。一分诚敬,一分福气;十分诚敬,十分福气。而诚敬心的呵护,就是要从平日生活里的细节里去养成才行,像孟母平时“席子摆得不正,不坐;肉割得不正,不吃”就是最好的范例。

   比如古人不该吃的东西不吃,这就是从细节做起,正如老子所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后汉书·丁鸿传》中,丁鸿就有一句话:“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做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方能禁于未然。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古人在食这一方面,也有他们的智慧。比如汉《召信臣传》中就道:“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供奉养。”《礼运》里也有说“饮食必时”,用现在的话讲,就叫不吃反季节的食物,唯有尊重自然法则,方得身心两全。

 《内则》里面说:“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类。又如“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类。又如“春宜羔豚膳膏芗,夏宜腒鱐膳膏臊,秋宜犊麛膳膏腥,冬宜鲜羽膳膏膻”类。又如“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类等等,饮食有饮食之道,尊重它,便有益身心,否则,得不偿失。

   吃的主粮不嫌舂得精,吃的菜,如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食物陈旧或是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一旦改变,不吃。气味一旦改变,不吃。食物如果烹调不当,不吃。不当季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姜每餐必须有,但也不多吃。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