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三个同时毕业,父亲在他们即将去工作之前问了他们三人同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出了社会,做人立业,什么最重要?”大儿子答道:“朋友和资源。”二儿子说:“自己本身的创造力。”老小说现在不能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心里深知道脚下的路该怎么走。父亲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孩子们走出房门时,口中欲叫住老大,却终究是忍住了。
接下来的十年中,率先出彩的是老大,他如鱼得水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开始确实给他带来了很大便利,不仅立业速度快,而且两次行业低谷期,他的企业也是源于及时得到了朋友的援助补给,迅速又东山再起。老二前半程默默无闻,发力是在后半程。后五年的时间,科技巨变,很多行业都遭到了降维打击,老大的企业濒临崩溃,这个时候当初常救他的那些朋友也把钱袋收紧了,觉得再救下去根本看不到回报。老大这才意识到“有所倚靠,就必定为其所制”,“靠人终不及靠自己”的道理。老二从容了,他潜心创作,自身价值大增,外来的那些资本就像苍蝇一样盯着要投资他,他都懒得理会。后来听了老大的建议,接受了一个品格还算不差的朋友的注资,事业日趋显达,唯一的缺点是整个组织太过于依赖他,他创造力一旦偶尔变弱,身边的一群人就什么也做不了,唯有跟着干着急。
当老二走到光彩焕发的时候,老小也走到了那一步。只不过老小是一边有自己的创造,一边也在对那些虔诚想向他求学的人施予成全,成己的同时顺带“揽英才而教育之”,带出了很多后起之秀,相当于孙悟空身上拔出成千上万个孙悟空出来。当他的事业做到本行业遥遥领先,并逐渐在其他领域也全面超凡绝群,他的信己信人,达己达人,损有余而补不足,普惠价值观让他越来越德高望重之际,有记者问他:“你何以能在几个领域同时做到拔尖?”
老小听后,淡然答道:“我从没去想过这个问题,我只是尽性做真了我自己,也顺带潜移默化地教会了那些跟我同气之人各自尽性地成为了他们自己而已,——每个人都笃信‘自诚明’,无声的实行着‘自明诚’,‘正己而化人’,每个人都在最恰当的位置,每个人都从心做着他们真心喜欢的事,每个人都在‘自觉而觉他’,‘自立而立他’,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精义入神’,‘从吾所好’的生长环境里,那把人格修到让人尊敬,把事业做到‘止于至善’,也只是顺带的一个结果吧,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