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

(2020-09-11 13:35:51)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千里马老了,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流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被鞭打着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就如同金石相撞的声音一般响亮,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这个故事蕴含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上位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恰当地使用人才,还要用伯乐爱护千里马那种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
   
  韩愈在《马说》一文中,也感叹道——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诚然,这个世上从不缺千里马一样的贤才,只缺像伯乐那样能慧眼识才的明君。孔子毕生推行的礼乐制度,以及仁政思想也很少得到明君的采纳,以此他到晚年感叹不已,说很久没有见到凤凰和河图的出现了——

   凤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河图,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案,这个神秘图案源于天上星宿,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密码,被誉为“宇宙魔方”。“河图”的这个“河”,指的是“星河”。星河,银河、宇宙也,寓意极多极广,玄妙无穷,深奥无尽。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邃无穷。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河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实则孔子是借这些典故暗喻天下太缺少像舜、文王这样的圣君明主了。孔子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经常无人赏识,没有用武之地的时代,以此他才有这样的感叹。

  但孔子并没有因为没被重用而放弃自己的理想,相反,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尽全力从心做了他觉得他应该做的,从整理经典古代文献,教书育人,到作《春秋》,他既保存传承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根,又完成了自己生命的终极升华。千百年来,谁都不否认他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第一典范。

  孔子说:“凤凰不来了,黄河中也没有出现神秘图案了,我这一生也将要过去了吧!”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