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曰:“子云 :‘吾不试,故艺’。”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陈平是汉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喜好道家学说,他和萧何,韩信等人一起协助刘邦创立了汉家王朝,历任三朝宰相,并主持清除了擅权乱政的皇后家族的势力,为稳定汉朝统治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平自幼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学有所成,他一心在家闭门读书。
但是,他却有一位自私蛮横的大嫂,经常刁难羞辱他,还烧掉了他阅读的书简。为了怕哥哥难堪,陈平面对嫂子的羞辱,一直隐忍不发,但是大嫂变本加厉的刁难,终于让陈平忍无可忍,他离家出走,想要浪迹天涯,最终还是被哥哥追回。陈平回来后不计前嫌,阻止了哥哥休掉嫂子,在当地传为美谈。为了报答兄长的厚恩,他更加发愤苦读。后来又有饱学老者听闻此事,特意前来免费收他为徒,给他授课。陈平学成后,辅佐刘邦,终成一番伟业。
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先前的种种毛病,变得克勤克谨。
寒暑冬夏,他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学有大成,创造了横绝天下的岳家枪法,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后终成一代民族英雄。
由此可见,学以修身,学以广才,学以致用,自古以来英雄所走的路都略同。
曾经师旷对晋平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一样明亮。”
很显然,人最好的学习年龄就在年少时。孔子说得很谦虚,说他年轻时没当官所以学得了很多东西,其实,即使他当了官,他也依然会学得很多东西,《论语》中,孔子坦白自己最大的优点时,首先说的就是他的好学精神。
子牢说:“先生说过,‘他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牢曰:“子云 :‘吾不试,故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