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偏偏遇着她

(2020-07-01 13:48:33)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坐忘云起时

   前天,一朋友跟我分享一篇文章,我点进去看后惊喜的发现,那个作者邬大姐还是我的老乡,——当然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校长也能写文章,还出了书,但他那些文字我看后一点感觉也没有,大概是“肉食者鄙”的缘故吧。不像这位邬大姐,对文学有着一种骨子里的痴迷,尽管平日里身份只是个普通的农民工,但她写的东西有血有肉,情感真挚,更难得的是,她身上自带一种我另一个老乡屈原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的果敢无畏,鲜明独立之人格,以及对理想的坚定不移。

    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她的婚姻,她丈夫是个普普通通的俗人,知道她有这个爱看书,爱写东西的爱好,不仅没有不尊重,还能无条件地呵护,帮她成全她的这份天性,邬大姐在原文中这样写道——

   婚后,除了穷困,伴随我的还有文学。我买了不少书,有《再生缘》《孟姜女》《碧玉簪》《红楼梦》,有空就看书。丈夫文化不高,我看书耽误干活他从不责怪,有时还叫我歇歇看看书:“你是女秀才!” 

     由这个事例,我又想到了前几年看到的一个关于中国乡村的纪录片,那里面有一户人家给我印象也很深。男主丈夫也很喜欢文学,爱写作,他说他年轻时还参加过鲁迅文学院的学习。我当时就没弄懂,缘何这样一个有灵气的生命,婚后如此之快地就沦落为了一个普通人?

  看过他和他老婆的日常生活记录我才恍然知晓了答案——

  每当他想写点什么,或是拿起书来看,或是偶尔闲时抱着个琵琶弹弹曲子,都会迎来他老婆一顿冷嘲热讽,或是指桑骂槐,——在他老婆眼里,这世上,只有能换来钱的事才是值得去做的,其他的都不该在其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我还记得有个画面,有一次他被说得气不过,就回了他老婆一句:“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人活着不能只靠田地里的粮食,精神食粮也很重要!”他老婆听后,还是不服,依然嘴里咕噜着他的不中用,他的不上进,他的不能发家致富。

  看完后,我真的替那位丈夫步入一段错的婚姻感到不值,他一生本可以过得很幸福,如果他没有跟那个只知道盯着生存那点末事儿,眼光只局限在衣食住行嗜欲受享等小局里苟活终生的肤浅女人结婚,即使没有写作出名,能遇到一个像邬大姐那样能尊重他独立爱好的另一半,他也不至于过得那样有苦无处诉,天天心力憔悴,狼狈不堪。

  由此,我想到了我最钦佩的一对文学伉俪,钱钟书和杨绛。他们相知相爱之深只一两个细节即能说明,——

  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写的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杨绛把它念给钱锺书听,钱锺书立即说,“我和他一样”,杨绛回答,“我也一样。”

  1946年,钱锺书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在自留的样书上,钱锺书写道:“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真正的爱情是心有灵犀,相互独立,敬如初始,又各自成全。杨绛写长篇小说《洗澡》时,钱锺书无条件地支持,中途不打扰,杨绛是写完了整本书才给钱锺书看的。写成之后,钱锺书第一时间欣然为其作序。钱锺书《围城》名扬天下且不说,他那浩瀚巨著《管锥篇》问世后,在同等领域,有人说三百年内都难以有人跟他相匹敌。后来有人问杨绛到底做了什么,钱锺书的才华何以发挥得这样淋漓尽致,杨绛只淡淡地说道:“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锺书的淘气和一团痴气,让钱锺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