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始

(2020-06-09 13:22:5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一路向北

一学生在玩具室内玩耍,把里面弄得很乱,也不收,有时甚至用脚直接踩过那些掉在地上的玩具,我走近他,问他道:“你知道你走后是谁帮你收拾这些残局吗?”他很自然的说:“当然是老师。”“可你有没有想过我凭什么给你做这些?”我又问。他道:“这是你开的学校啊!”“你说的对,那我问你,如果我先前知道你就是个玩儿东西不收拾,而且还很不爱惜玩具的人,我有不有权利不让你玩儿?”他听后默然。我道:“我教过很多学生,他们中一部分人是明理的,比如他们玩儿完东西知道收,是因为他们知道享受的同时也会带着一份承担。他们有一颗不忍之心,不忍让别人替他们做这些本是他们该做的事,这是性本善的体现。

他们在玩东西的时候,知道爱物,是因为他们同样有一颗恻隐之心,由人及物。你不爱惜玩具,弄坏了自己玩不了,别人也没法玩儿,这不是你本性,你只是在家里没有被教养好,放肆惯了。我看你吃零食时包装袋也是随手一扔,教室内用力蹦跳,大声喧嚷,你可曾知道你这样做会给多少人添麻烦?你可能想过你会给多少人带来不舒服?这样你心安吗?也许你跟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你在家里被宠过了。

我很郑重地告诉你,到这里来就有这里的规矩。太上立德,三省吾身,不迁怒,不贰过,不施劳,不伐善,不怨天尤人,正己以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贤们的这些习惯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守护住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天生自带的,你也不缺。良知必须得常明,你得每时每刻把它尽心存养,全面体察,不能有一时让它被塞蔽。也就是在你做出这些不良行为之前,在你未发之时,你就要学会先让良知常照,常亮,以自警。”

说完,我让他读了一段《传习录》——

来信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

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 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来信写道:“良知也有开端的地方……”

也许你没有仔细听讲。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有否开端。即使妄念产生了,良知依然存在。然而,人若不知存养,有时就会放失了。就是人糊涂闭塞到极点,良知仍旧光明。但是,人不知体察,有时就会被蒙蔽。即使有时放失了,良知的本体并未消失,此时只要存养它就够了。即使有时被蒙蔽,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此时只要体察也就够了。如果说良知也有开端的地方,那么,良知有时就不会存在,良知就不是心之本体了,显然,这个说法谬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