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弟弟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互相促进。然而,现在的人交朋友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来往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
还有一个类似的——
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汉平帝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变得越来越淳朴,与那些穿着奇特服装,矫揉作假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
这两个故事中都提到一种小人,他们善于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或是某种刻意做作,来给自己谋取好的名声和荣誉,这种小人就是沽名钓誉之人,用现在话说,就叫会演戏的人。
会演戏的人当然是虚伪的人,虚伪的人自然称不上直率。春秋时有一个叫微生高的人,是孔子弟子,他跟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那女的没来,大水却来了,他也不逃走,最后抱着桥柱被淹死了。这样一个讲信义的人,在孔子眼里却也并不直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平日里做的一件小事,让孔子觉得他有些虚伪。
具体是个什么事我们最后再说,这里先给大家类比一个例子。
比如,
一个人向你讨一个东西,你要是自己真没有,你就说没有好了,你如果没有又非要要面子说你有,然后从别的地方搞来这个东西,再将其给到别人,你的心固然是好的,很多人打脸充胖子其心也是好的,但孔子对这些人这样的做法是不赞同的,就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样,孔子提倡做人就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完全没必要拿别人的东西来做人情,这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行为。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自己没有,却暗地里,悄悄到他邻居家讨了一些醋过来,再转送给人,这种行为怎么能算得上直率呢!”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焉,乞诸邻而与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