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yè下的白毛
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yè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却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只晓得自己的冷暖,不知道别人的冷暖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说完,便命人立马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只要是正受饥寒之苦的人,都要无分别的立马救济他们。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晏子身上有一种仁的品德,他善于推己及人。自己吃饱饭了,还能想到那些尚不能吃饱饭的人,而且能够想方设法让那些不能吃饱饭的人也能吃饱。生活中,很多人的善,只停留在想到,说到,仅仅有同情、怜悯的境地,这还算不上推己及人,真正的推己及人是要像晏子那样,用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才可以。
齐景公有个宠爱的女儿,他想把她嫁给晏子。景公于是到晏子家宴饮,饮酒酣畅时,景公看见了晏子的妻子,问:“这是你的夫人吗?”晏子答道:“对,她是。”“哎呀!这么老,又丑。寡人有个女儿,年轻又漂亮,我直接把她嫁给你,做你的内室,如何?”
晏子离开坐席回答道:“如今她确实是又老又丑,可是我与她共同生活的时间很长了,过去她不也是年轻,也漂亮吗?况且人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老的,以漂亮托付于丑陋的。她曾经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虽然君王有所恩赐,但能仅因为这个,我就可以背弃我妻子的托付吗?去老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色而忘义,处富贵而失伦,谓之逆道。”晏子拜了两拜,坚决谢绝了景公的好意。
这样一个重德重义,轻色的人,古往今来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晏子还有他独特的生命观,他生性豁达,处其自然,对生死都能做到淡然视之。他说人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以此他从来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对生命,他始终保持达观大度的心境,讲究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晏子也非常推崇,他还认为要做到这样,必须“始于爱民”。他坚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人们常说“万人称誉,多寿去病”,晏子就是这样的人,心怀苍生黎民,德高寿自高,据说晏子最后活到了95岁。
晏子辅佐齐国三公,廉洁无私,心胸坦荡,他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他自己生活十分俭朴,经常吃“脱粟之食”、“苔菜”,史书上说他“食菲薄”。
平常,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他曾辞退了“三年而未尝弼过”的高纠,主要嫌这个人三年都没有给自己指出过错。他不喜欢乡愿那样的好好心生,他喜欢有人批评他,指出他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孔子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他思想开化,不唯我独尊,谦冲谨慎。
晏子跟孔子同时代,他的思想大致跟孔子相同,不同的是他他注重礼,但不主张复古的繁琐礼节,除了礼以外,他还重视法度的建设。在丧事上,他跟墨子相似,主张薄葬。尽管跟自己在主张上有分歧,孔子还是忍不住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司马迁为晏婴立传,对他也非常佩服,说:“当初晏子把头枕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这怎么能算得上是‘见义不为无勇’的表现?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即使让我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愿意的!”
礼节的节,即是指节度,跟人交往时,晏子能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过,也不不及,礼节上的分寸感和距离感把握得非常到位。一般人与人相处时间一长,往往非亲即疏,而晏婴则不这样,他外貌上矮小,颜值不高,但别人与他相处愈久,却对他愈是敬重,这说明他的人格魅力之大,当然,这里除了他善于把握交往的分寸感和距离感,深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的交友之道外,主要还在于他本人有一颗仁义的心,他的善良,他的仁德是他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的主要因素。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小故事也可以看出晏子为人的不同来——
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
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说:“晏平仲仁德,善良,善于与人交往,相识时间越久,别人愈加尊敬他。”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