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2020-05-14 13:11:4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在吴国囚禁三年,受尽了耻辱:回国后,他决心自励图强,立志复国。

 十年过去了,越国国富民强,兵多马壮,将士们又一次向勾践来请战:“君王,越国的四方民众,敬爱您就象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如今,儿子要替父母报仇,臣子要替君主报仇。请您再下命令,与吴国决一死战。”

  勾践答应了将士们的请战要求,把军土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为士兵少而忧愁,只是忧愁士兵们缺乏自强的精神。我不希望你们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敢去战斗,而希望你们步调一致,同进同退。前进的时候要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的时候要想到会受到处罚。这样,就会得到应有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到了出征的时候,越国的人都互相勉励。大家都说,这样的国君,谁能不为他效死呢?全体将士斗志十分高涨,最后终于打败了吴王夫差,灭掉了吴国。

  这里面说到一个成语叫“匹夫之勇”,它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匹夫之勇就是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去挑战敌人,这种勇不是孔子提倡的勇,孔子提倡的勇都是有智之勇,也就是说有勇的同时还要有谋略,有自己的分析力,判断力,穿透力。

   这里面又要说到另一个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没错,就是那个志气刚强,性格直爽,经常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耍威风,佩戴着公猪装饰的宝剑显示自己的无敌,曾经瞧不起孔子的学说,屡次冒犯欺负孔子,后来被孔子用礼乐道德将其感化归正,并主动拜孔子为师的那个子路。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孔子常与弟子谈志向,每次仲由,也就是子路都抢先发言,而且多数是谈他如何勇敢,如何教别人勇敢,以及如何打仗等等。孔子对子路说:“你喜欢什么?”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孔子周游列国时,仲由和颜回等人始终跟随孔子,由于子路极勇武,实际上起了保卫者的作用,所以孔子评价子路时,就直言道:“自从我有了仲由,也就是子路后,我就没有再听到的恶意的言辞。”这个世上,反对你思想的人还好说,和而不同本就很正常,麻烦就麻烦在那些嫉妒你,就想恶意伤害你的那些人,这些人提出批评也不是善意的,全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或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去胡乱指责你。

   毕生致力于推广自己学说,传承中华文明的的孔子哪有那么多精力去应付那些外来的恶言恶语,甚至小人们的恶行,这个窘境自收勇武刚强的子路为弟子后,立马就得到了好转。用现在的话说,孔子身边添了一员武艺高强,能言善打的猛将,这样,那些对孔子不怀善意的恶人自然就能被子路震慑住,孔子就更能安心传道授业了。

   子路也非常的敬爱孔子,“子疾病,子路请祷”,孔子生病的时候,子路为老师祈祷,希望老师快点好起来。对待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如果子路有不同的观点,他也会提出来,与宰予,颜回不同,子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隐瞒,性子很直,独立思考力也很强,敢当面质疑老师,这一点孔子也非常赞赏。

   子路身上这么多优点,孔子自然是喜欢的,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孔子曾说,如果哪一天我的主张完全推广不下去了,我想泛舟海上,四处云游的话,这些弟子中怕只有子路才会毫不犹豫的立即跟我一起走,——他对子路的信任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材,这个字在象形字中,其图形为半个“木”的柱子上架一根横木,表示房子的栋梁,拓展开来就是表示可用于建筑的木料,引申为“资质,智慧”等。

  孔子说:“如果我的比如仁政,修身为本,以礼乐和道德治国等主张的确无法推行下去了,我想乘着木筏子漂流海外,能毫不犹豫跟随我一道出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这话很高兴。孔子接着说:“仲由啊,你的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我,只是在发挥勇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善于裁夺事理哩!”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