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衣巷

(2019-09-03 12:26:23)
标签: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分类: 坐忘云起时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 ·刘禹锡

    跟孩子们讲《乌衣巷》时,随着诗词的逐渐厚积,他们中很快就有人能嗅出这是“感叹时光改变人事”的诗,还没等我提醒让他们举一反三时,他们早就各自争抢着背出了不少与此意境类似的诗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这一句没有出处的诗只是平时我讲课时略带过的,没想到也有同学记下来了)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诚然,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细致全面地跟孩子们讲完整首诗后,接下来的思辨时间里,我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下刘禹锡这首《乌衣巷》跟其他类似的诗的不同之处。须臾间,有一位同学声音很小,嘴里有点不确定地跟我说到:“老师,这首诗好像隐约是在透露着某种东西靠不住。”我赞他说的很是,同时又从他这个回答中更进一步地提取出一个问题来,扔向全班:“大家以为他所说的这种靠不住的东西是什么?”有的说“官职”,“地位”,也有的说“财富”,“金钱”,我一一夸过,又趁热再次反问他们道:“那你们觉得什么东西靠得住?就是永永远远的可以传下去的,它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也许他们还小,这样一个年龄下,让他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肯定有些难度,但是也不要小看他们,有两个学了《论语》《大学》的孩子,冥冥中还是隐约捕捉到了一些真理的蛛丝马迹,他们有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该是到点子上了。


   他们思考的同时,我也给了他们一些提示。两句谚语——“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以及班固《汉书•韦贤传》篇中的一句:“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这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品格,修身,经书,这些才是永不过时的,夯实这些东西,人自然就不容易陷入一种莫名的悲戚中。


   到最后,我又问了他们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以后你们创造了很多财富,你们会全部留给你们的子孙么?”他们有的很诚实的回“是”,也有的很真实的说“会拿出一部分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跟他们道:“只要是你们以光明的心,勤劳的双手换来的,并用在了正人正事上,怎么处理都是没有对与错的。可正如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层次道理一样,很多时候,最重要的绝不是财富本身,而是你在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超越自我的路上所修炼出的某种极珍贵的人格和精神,这种东西深入影响到了后人,并自然传承给了后人,那才是真正无价,也永远都用不完的财富。”除此之外,我还给了他们另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民族英雄林则徐遇到这样的事时,他的选择是:“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