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了点雪

(2018-12-28 14:18:47)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在人间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换作今日语则是:


    被时人和后人誉为“此儿风神秀彻”,“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谢太傅,——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讲着,讲着,恍然不觉间,雪已下得越来越大了,睹此一幕,谢安顺景地即向小辈们问道:“来,大家各抒己见,自由说说窗外这纷纷扬扬的白雪用何譬喻为好?”大侄儿胡儿率先说道:“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安听后默然,没有评论什么。小侄女儿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听了小侄女儿的回答,谢安很满意,并乐而赞之。这个小侄女儿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后来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的妻子,跟班昭,蔡文姬等齐名的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性人物——谢道韫。


    脱口而出的一个比喻,不仅成就了谢道韫后来“咏絮之才”的美称,也造就了一个新的比喻女孩有气质的成语。咏絮之才,这个词后来就专门用来形容那种特别有文艺质感,又富有轻灵智慧的女子。

                                                                      

                                                                             ——引语



     早上我翻开书时,猛然一抬头,发现窗外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胡乱飞舞着,定眼细看,原来是天空中飘下了一场雨夹雪。小的雪粒细得跟雨丝一样,来不及观清它的路线倏然间就没了,而那稍大一点的雪花,则在斜风细雨中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有的后发先至,如长剑击空;也有的峰回路转,划出一道道比抛物线还要奇美的曲线;而那绝地反击的,则仿若一个个不甘由命运摆弄的勇士,凤凰涅槃,落地雨化之前,它们孤注一掷,再次力挽狂澜,近地毫厘时又重新扬起,完成了生命一次又一次崭新的超越。

     ......


    写到这里,我又油然想起了谢道韫那句喻雪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越读,就越觉得一千七百多年前这个小女孩那一刻对雪的感发,真的不是一个“妙”字所能概括得了的。这个孩子最美的地方不在于她话说的好,而在于她有一颗自然而朴素的心。当别人抒发某些生命体会的时候,首先会想到以自我为主导,会想到利用工具,凭借技巧,而她不是,她是以自然为师,以自然为友的,她的心始终跟自然是相通的,或者说天人合一的,她从没有那种“重我”的心。“柳絮因风起”本就取自自然,也是跟下雪最神形兼似的,其意境远胜过“撒盐”这种人心极重的造作之比。谢道韫高不高在语言上,而是高在心性的修养上。


   由此,我联想道如今教育体制内那诸多反人性,不合理处,真的是为其感到无限的悲哀。性子没有正过来,德行又一般,不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却想要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感悟到美,那是天方夜谈。什么样的人,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什么样的心境就会应出什么样的景,这叫里子决定外头,又叫境由心生,根本的东西没有夯实,你却叫他写真情实感,他怎么写得出来?文从笔,笔从手,手从心,心从性,性不真,任你笔想怎样的写真,那都无济于事!


    想养好性子,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一个人总有改变自身品性的黄金期,——即苗时。如果一个孩子无法遇到班昭和蔡文姬那样生在书香世家的先天好环境(班昭之父班彪是西汉大史学家、文学家,其哥哥班固是《汉书》的作者;蔡文姬父亲蔡邕为东汉时期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那至少也可以借鉴一下谢道韫的儿时成长经历,“自幼博读诗书”,“《诗经》三百篇出口成章”,这些可都是她小时候她自主自立自胜自觉养成的好习惯。


    孩子如一张白纸,一开始他们没有什么分辨能力,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你在其上种下什么样的种子,他以后就是这种子长出来的模样。从小多读诗书,正德独立,是修身养性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治人生未病”最好的方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