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诗经》、《楚辞》之后,文艺史上的又一颗诗歌明珠就是《汉乐府》。好的东西,重视的往往都是整体意韵,作者不仅不重名,要不要题目都随便得很。跟《诗经》一样,这一首《汉乐府》民歌,一开始也是没有题目的,后人在编纂时也只掐了开头二字聊作标题。同时,这作者也是一无名氏的民间诗人。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用现代话翻译一下,虽然降格了一些,但总比如今的那些爱情鸡汤要强万倍不止。
我心之诚,苍天可鉴!
我欲与君相知,相爱,无有尽时。
直到青山烂;
直到江水竭;
直到寒冬起巨雷;
直到盛夏雪霏霏;
直到天地归合复如初;
才敢与君绝。
读起来真的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不得不被其深深震慑住!
陈寅格在评价《再生缘》弹词时有说:“智识界之女性,大别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专议中馈酒食之家主婆。第二类为忙于往来酬酢之交际花。至第三类,则为端生心中之孟丽君,即其本身之写照,亦即杜少陵所谓“世人皆欲杀”者。前此二类滔滔皆是,而第三类恐止端生一人或极少数人而已。”
能写出此诗的这位无名氏之女子理应属于这其中的第三类少数,她完全可与《再生缘》中的孟丽君相比,甚至有过而无不及,要知道《汉乐府》比《再生缘》早了一千多年。
另一出也可以堪称绝唱的誓言是一敦煌曲子词,源自唐代无名氏的一首《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白话文降格一译:
枕前发愿,青山不烂,我情不休。除非秤砣浮水面,黄河彻底干。
参辰二星白天同时现,北斗跳到南。纵至此,仍不休,且待半夜三更现日头。
写这首词的作者是否读过《汉乐府》中的《天邪》无可考证,但二者异曲同工是很显然的。这样至情至性之人,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更是显得尤为可贵。
到如今,无论是有爱情的,还是没有爱情的,日常抒情或演戏也仅剩下了可怜的一句“我爱你”,汉语中出现这句话,说实在的,是汉语被亵渎了,那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东西只配留在充满铜臭味和功用主义的英语中。汉语,这样重意境,重神韵的高大上语言,浅薄到了如今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中华文明的倒退,——有多少人在亵渎它,并习惯性地亵渎它?这就要去问一问那些正天天用它的人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icfQXeBbWiaeLV3ym9XNleR5pYdUOE9YJotaF8f1Vkxrc1XDzMAlMib3MWC0okvibiaSS75ic6DQvicKFGibsvkW3JIrA/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icfQXeBbWiacxP1h3ZEHYlJ9e3BBicLGeG54TKmc0snBS1gs0qDcKBrAIP5oL5zJ6GxKwH7jMOYRykib7bNI5tKkA/640?wx_fmt=jpeg
保存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