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为什么,发生了这样恶性的事,所有人都只敢在网上谴责,义愤填膺也只能在网上。
那些孩子的父母如今还在试图讲道理,期待政府问责。
到底为什么啊,被欺负到这样还不能质疑、不能抵抗、不能追问。置身事外的人里,有密切关注但无能为力的人,也有完全不以为意的人。这样的人民让这样的事一次次地发生,一次又一次;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人民才配上这个国家,怒而不敢争、愤而不敢言,……”
“这次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跟之前任何虐童案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之前的事都是,劣币驱除良币,缺乏监管,工作环境恶劣,变态心理遇到变态环境……
但这次不是。
不管客人是谁,这一次都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
这不是变态,这不是缺乏监管。
这是利益,全是利益在加码。”
……
——在知乎上看到两位知主对此次北京虐童事件发表的这一番直捣现象背后本质的社论后,我更进一步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教育的无望,至少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大希望的。
从九十年代中国实施教育产业化起,几千年来,一直在世界领先的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送上了断头台。这个世界大多数行业都可被“功利”降伏,唯教育不能,这个世界大多事物都可用金钱来衡量,唯人格是例外。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全世界的背后,是源于中国教育这片净土从未被“利益”污染过,历史上,不论是哪个朝代,不管政府如何昏庸,他们再愚蠢也未愚蠢到会把教育当产品,去做买卖,用教育去发展经济。
西方文明起源于商业文明(商业这种低级的东西能不能叫文明还有待商榷),依托于私,依托于利。中国文明源自农耕,源自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融合,崇尚的是道,是德。西方人一直执着于要去追求出一个不存在的普遍适用的通理(或是死标准,死规律),仿佛依靠它,能解决所有问题似的(到最后没找到,他们便将一切抛给了上帝)。中国人是活的,阴阳可以是一,也可以是二,拥抱变通,从不滞著,《易经》是证。这两种文明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西方政治的存活法则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而中国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笃行:政者,正也,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问鼎靠的不是力,而是德。
学校是做什么的?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得最明白:“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阳明还说,“学者,学此心也”,此心为何?当然是澄明人所本有的天良。自古以来中国不论是家族私塾还是公立学堂,以身作则,传道,立人,树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而现在,学校变成了企业,老师也只把“教书”当一个牟利的跳板,完全不自诚,不自正,不自精,不自省,不自化,他们只灌输知识,不传道,不传文化,因为他们本身就没道,也没文化。
教育产业化了之后,老师上了
讲台,自己心里都虚?为什么,因为他收了人的钱财,他第一考虑的不再是“仁义道德”,而是如何讨好他的财主。学生心里说:“你不过也是一个商人,想赚我的钱而已!我付了账,那我就是上帝,你应该做好一个服务员,千方百计地奉承迁就我才是,你哪有什么资格教训给你发钱的主人?”老师心里讲:“对付你们,我绰绰有余,不就是演一场适合你们口味的戏么!你们要的只不过是成绩,分数,排名,几个不要钱的好评,或是为以后赌个奢靡的前程。这般简单低级的东西,我有的是法子摆平你们,让你们心甘情愿,五体投地的一次,再一次地,把费用掏出来,把费用再掏出来!”老师不再是老师,学生不再是学生,这里早成了肮脏的生意场。
表演艺术从来都是二流的,生活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如今的学校都是在唱戏,所谓的“师生”是这里面的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戏子为何自古以来被人瞧不上,因为他以演为荣,至于“做一个真正的人本身”是否重要,他们哪有功夫来思考这破烂事儿!于是,如今的学校常会放出来一批批矫伪之人,无良之人,麻木之人,重利之人,冷漠之人,这便是很自然的结果了。
教育功利化,便不再有真正的教育。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组织不从教育中彻底退出,人类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