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以后要是做了老师……”我话还未完,那学生便道:“我不做老师,我就不做老师。”她那语气里的坚决让人一听即觉得“当老师”这活儿是再没意思的事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我笑了笑,想了想,说:“确实,老师是没什么好做的——”对于我来讲,我也是兼职式地当了这几年老师,如果让我到学校当全职老师,我也是没什么兴趣的,我视自主自由的时间比黄金都贵,也过不惯那种被束缚被收编被妥协的体制生活——“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嗯,嗯……”的思考了一下,说:“想做一个闲人,一个闲职业最好。”听到这个“闲”字时,我便震惊了,再听到她说“闲职业”,不正是我现在的工作状态么?只是我只闲了七分,还有三分没完全闲下来(不过也正在朝全面自由的方向钱砥砺推进在)。“有志气,这是我听到最有志气的一个关于“未来做什么”的回答了”。做什么本身并不重要,“闲”才是核心,闲了,做什么都好,不闲,不顺性,受牵制,做什么都没意思。小小年纪能领略到这一层,真是海水不可斗量啊!
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便是“揽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前总不懂为什么他眼里“当老师”会这么好,后来渐渐地才参透了此话中的一个细节处——并非教育所有人都是很爽的事,唯有教育“英才”才是真正的其乐无穷。“朽木不可雕也”,假如是一块块“其气不良”的朽木的话,因为某种“有为的因素”而硬逼着自己去雕,当然逆心,也容易倦。教“孺子可教也”一类,那才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那个“人”的属性,否则的话,将主要的精力全然滞著在那些个长时间顽固不化的痞劣学生身上,必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