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格物,修性修行还是得在事上磨,如坐着不动,整天入定,完全架空,则必误入歧途。
持续跑数天步后才知道他对身体确实有极大好处,跑之前也不知看过多少关于运动的金玉良言,但一切没有行的知,都是空。
昨天尝过一次晚饭早点吃,饭后走一走的好处(睡得香),才知晓只有亲身笃行了,体验了,才是真。
圣人大论读起来有感有觉,但自己没有真正实践,亲自勤习,没有以身验证的话,也全都是白读,与不读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人修到最后,越不言,道理就在此。最好的大道都是不言的,是实修的,实修了自然有一天能悟通。自彻了,还有什么好言的。人越实修到最后,即越从容不迫,越淡泊自信。孔子曰:“天生徳于予,桓魁其如予何?”孔子还说:“吾无隐乎尔。”德修养得越厚,越没有任何隐藏,内心自存宇宙,生死存亡皆不足惧。
绝不做一个“顽空虚静之徒”,正如阳明先生所说:“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
泊凌子有点“顽空虚静”之意,我尊重不同人的思想,包括泊凌子。泊凌子已高于世人很大一截了,相当不易,他与我的路不同,这一点并不影响我们深厚的友谊。但同时,我也当引以为戒,我笃信我的路,并将不受任何影响的一路笃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