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2022-05-16 21:24:02)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练习课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一题一题地练习交流,不注意让儿童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思考。练习形式也是单一呆板。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练习课缺乏重视,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我们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怎样上好练习课,如何提高练习课的效率,我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根据内容,进行目标预设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必要准备和基础,因此作为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练习课必须增强目标的预设性,要对知识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要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以及与已有知识的贯通与联系,作出预先的考虑与估计;要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要预设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并灵活应用。每节练习课总的目标要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分层设计,让练习面向全体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实施分层教学,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练习课的设计也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着”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各有发展。
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分层设计,层层递进;练习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
四、及时反馈,让练习更具实效性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而练习的及时反馈能让教师及时地回收各层次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练习的速度、正确率等反馈信息,及时对练习的方式、练习量和练习的时间等作出调整,使练习更具有针对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所提高,从而提高练习的实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的信息反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较好的效果。一般说来,反馈越快练习效果越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发现练习中的出错题可以当堂订正,防止错误痕迹的加深。因此,练习的及时反馈还能让学生明晰自己的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检查方法,提高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不断提高练习质量。总之,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成功在于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利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数学课堂中新的课程理念为支撑,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并及时反馈,以达到提高练习的实效性的目的。
小学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要提高练习课的效益,我们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优化设计练习课。让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上出精彩的练习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