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8年6月14日参加黑河市教育学院举办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英语、数学学科教育研讨培训会。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的重要性。现在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辅助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王明辉老师的讲座让我再次了解微课程,它是一种PPT转化而成的教学视频文件,由文字、画面和声音共同组成,王明辉老师讲解的十分细致,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强大作用。它可以让老师的每一个想法通过动态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学生们比较直观的学到老师传授的知识点。他讲解了很多制作课件的方法如PPT微课程、Word文档微课程、手写笔微课程、音频处理、视频处理……让我对制作过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各县市数学教师的授课让我学到了许多。无论是数学语言的精准度,与学生的亲和力,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在课堂上起到了良好效果,每位教师都是精益求精。孙吴县王静教师讲的六年级下《鸽巢问题》,学生看《微视频》一目了然,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嫩江县邵莉颖老师讲授的五年级下《图形的运动(三)旋转》利用IQ白板旋转图形,让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体会了图形旋转的美丽。黑河小学孙晓宇老师讲授三年级下《搭配中的学问》利用手掌电脑,使学生在电脑操作中愉快的掌握了知识要点,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手才做,验证推理,提高合作能力……这是真正的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高效课堂。
我觉得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 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的具体目标,有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再加上正确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http://s13/mw690/0042rGzWzy7ljkwvyJ63c&690http://s15/mw690/0042rGzWzy7ljkwzqai8e&690
http://s13/mw690/0042rGzWzy7ljkxuqWo6c&690
http://s14/mw690/0042rGzWzy7ljkxPokZad&690
http://s8/mw690/0042rGzWzy7ljkxWPwHb7&690
http://s9/mw690/0042rGzWzy7ljkyh3M408&690
http://s16/mw690/0042rGzWzy7ljkyb0R15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