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2014-04-07 21:42:17)
标签:

365

原文1: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译文初稿: One monk carries the water on his own.

         Two monks hold two sides of the pole.

      Three monks have no water, forgetting their roles.

 

评价:我的译文优点在于:一是注意了三句用词的长度一致性,二是注意了结尾的押韵,own,  pole, roles。缺点在于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字词,没有灵活变通,所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翻译俗语箴言,重要的是表达中心思想含义,用词和形式不必保持与原文的高度一致。

 

同学版本1One monk drink water by hard work.

         Two monks drink water by cooperation.

        Three monks drink nothing by complaints.

 

评价:同学的这个版本三句话结构一致,没有直接按原文字面翻译,而是阐述了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以解释说明的方式翻译,使译文通俗易懂。缺点在于没有琅琅上口的韵律感。

 

同学版本2One drinks water.

           Two share water.

           Three lack water.

 

评价:这个版本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以三个动词简练地表达语义。缺点在于,译文表达的含义不够明晰,一人喝水,两人分水,三人没水,看不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即不易于读者了解为何三人没水。

 

老师译文:One boy is boy.

          Two boys half boy.

          Three boys no boy.

 

评价:老师的译文完全摆脱了原文的束缚,译文中甚至看不到“和尚”和“水”的身影,但是同样起到了达意的效果。将原文中的和尚以boy代替,表达其通俗含义,即谚语中的和尚并非真的指和尚。将原文中的一个和尚,两个和尚,三个和尚的递进含义,用a, half, no来表达,以鲜明的对比生动体现出原文深层含义,即做到了change the words to achieve the implicature

 

原文2: 后来贤哲,若能参通晋胡,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焉。

 

译文初稿:Later, scholars who were proficient in both Sanskrit and Chinese can do well in translating. Luckily, the general meaning was kept and the standard of the golden mean was achieved.

 

评价:古文翻译首先要理解其含义,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这段文字中,“厥中”是重点也是难点,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很有必要。首句“后来贤哲”我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有偏差,老师的理解为“后来的学者”,我的理解为“后来,学者”。“裁厥中”是指用厥中的方法修改译文,我的译文的意思是“达到厥中的标准”,这样的表达有些不太准确。

 

老师译文: Later scholars, if they were versed in both Sanskrit and Chinese, did good translations. It was fortunate that they retained the quintessence,tailored with the golden mean. 

 

评价:老师的译文动词名词的转化十分灵活,例如,“善译方言”本身是指“善于翻译”,具有极强的动词含义,老师将其译为did good translations,强调了名词good translations的意味。另外,老师的选词较我的选词更为考究,如retain较我的keep更为正式,fortunate相较于我的luckily也更为书面化。

 

原文3: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同学译文:Filial piety first.

          Have education second.

          Learn to count.

          Learn to read.

 

评价:这次的三字经经文,老师没有让我们随意翻译,而是直接要求我们按每行三个字的标准来翻译,我很惭愧,在规定的时间内并没有想出合理的翻译。因此借鉴了同学的翻译,同学的这篇译文语言简练,表意明确,我很欣赏。只是,还存在一些小缺点,首句“孝悌”包含两层意思,即“孝顺父母,爱护兄弟”,而译文中的Filial piety只有“孝顺父母”这层意思。另外,第二句话语法有问题,作为名词短语,不如改成having education second

 

老师译文:Stress piety more.

          Than your lore.

          Learn some numeracy,

          Know some literacy.

 

评价:每次看完老师的译文,我都由衷感概我的翻译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师的译文选词很用心,面对三字经这样字数要求极高的翻译,选词用字极为重要。其次,老师将piety(孝悌)与lore(见闻)相对举,以stress……more than……移译原文的“首”与“次”,将两个对比项连接起来。more than的错行处理,使得morelore押韵。“知某文”、“识某数”在英语中恰有对应的“numeracy”和“literacy”,老师提及这是他从国外小学生的习题本上看到的,我不禁感慨许多看似理所当然的词汇,要想做到地道表述,平时的积累将是极为重要的。“知”、“识”为同义词,属于同义替换关系,英译处理为learnknow。老师的整节译文自然顺畅,语义明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