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情感悟 |
做一个大度的爸爸
文∕杨恒战
昨天是周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有点微风。早饭后,爱人说难得有这样的好天气,提议带孩子出去踏青,释放心情,我很赞同。春节过后,已经上了几天的班,紧张的工作让人感觉多少有点儿不适。
我们一家三口选择了公园,儿子还带上他的新宠物,一只温顺的小白兔。来到公园后,把它放在草坪里,让它吃刚探出头来的青草,很是可爱,惹来了周围游人不少好奇与羡慕的眼光。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打探在哪儿买的,也想给孩子买一只,遗憾的是周边并没有卖的,这是爱人春节期间探亲在外地买的。周围人的羡慕与赞叹很是让儿子自豪了一阵子,他还不时的抱起小兔子让爱人给他拍照片,小嘴巴也不停的跟小兔子讲着话。
但小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很短暂,很快他就放下了小兔子,任凭它孤独的待在宽阔的草坪上,一个人跑到卖玩具的地摊看玩具了。一会儿功夫又跑了回来,要我给他买一个新玩具,但爱人立刻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家里的玩具太多了。儿子遭到她妈妈的反对后,随即生气的跑开了,瞬间消失在公园的人流中了,直到过了好久,也没有再回来。很快我就担忧了起来,虽然儿子已经7岁,而且就在离家不远的公园内,但我还是去找寻他了。
在人多的地方和卖玩具的周边找了几圈也不见他的影子,担忧的心简直快提到嗓子眼了。只得又扩大了寻找的范围,我决定要找遍整个公园角角落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湖边一个静静的角落里,看到小家伙熟悉的身影,他蹲在台阶上拿着一个柳枝玩水呢,看来还挺投入。我就悄悄着向他靠近,但还是被机警的他发现了,随即又跑着离开了。我却不容他再跑掉了,使出浑身解数,象老鹰抓小鸡似的追到了他。“再不给我买玩具,我就换个爸爸、妈妈!”儿子随即甩给我一句话,像一颗重型炸弹一下子把我击懵了。如此叛逆的话可是第一次听到,我感到有点吃惊,随即踏青的兴致被儿子的叛逆搅没了。
带着儿子来到爱人身边,我提议回去,并把儿子逆天的话郑重的向爱人做了汇报。并道出了自己的顾虑,儿子长大了,却让我有点而恐惧,我感觉教育的压力在向我挑战,面对儿子的不断成长,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未知的问题会向我突然袭来,让我措手不及,就像今天这样。但爱人却不以为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回了我一句“小孩子嘛,你全当没听到好了!”
回到家,儿子进门就喊肚子饿,随即就从冰箱里拎出来一瓶水果罐头,要我把盖儿拧开给他吃。但爱人闻讯赶来,一把又从儿子手中夺走了,告诫儿子说防腐剂太多,属于垃圾食品,不能吃。儿子头也不回,“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从家里跑了出去。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的我赶快把火关掉,丢掉围裙局准备去下楼找他。结果门铃响了,我拿起话筒听到儿子在里边咆哮着“我再也不想进这个家了!”放下话筒,我又把儿子的话原汁原味的汇报给了爱人,并告诉她说现在对于儿子的管教真的有压力了。爱人却很平淡的劝我不要刻意的在乎儿子的话,要学的大度一些。
不出爱人所料,仅一会儿功夫,他又自个上来了,并乖乖的坐在餐厅吃饭。午饭后,又去卧室午休,这是他跟我养成的多年的习惯,而且假日里,比较放松,一睡就是几个小时。但我却没心思午休,望着熟睡的儿子,我在想,也许爱人的话是有道理的,以后我在儿子面前应该学会大度一些,努力去做一个大度的爸爸。
我打开手机微信翻阅我关注的几个家教和育儿的公众号,其中叶圣陶的孙子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的一篇家教文章《女儿的日记让我泪流满面》吸引住了我。他在文章中讲的是她和女儿之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女儿16岁时,他第一次打女儿,因为饭后他让女儿洗碗,女儿拒绝了她,他就重重的给了女儿两个耳光。但女儿为什么会不洗碗呢?也是有前因的,因为女儿出去买东西时丢了一顶帽子,叶兆言就很生气的让她出去找,因为做父亲的唠唠叨叨和情绪的蛮横导致父女俩在饭前就已经吵了一架,女儿带着一肚子的火才故意拒绝了父亲的要求。事后,叶兆言自然也是懊悔莫及,其实当时的他也并不是心疼帽子,只是觉得女儿好像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爱惜,担心以后的路上会为此而吃苦头。
叶兆言坦言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直到看到女儿出国时送给他的日记后,在震惊之余才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大人真的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眼中的一切。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试着和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其实,女儿在日记中更多文字表达的是对父母的宽容,包括那次挨打后。而事实上,儿女出国后在美国的表现也一直很优秀,甚至让叶兆言咋舌。
叶兆言先生对于女儿教育方面的反省让我钦佩与感动,自他看过女儿的日记后,学会了自我批评,学会了理解孩子,学会了和孩子一起改变、一起成长,甚至承认有时候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做家长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对与否却是一个永远值得深思的话题。
其实,就在昨天晚上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我还狠狠的训斥了他一顿,仅仅因为他顶撞了我一句,而且把已经入睡的年迈的父母也惊动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懊悔的要死。如果,今天,再因为买玩具和吃零食对儿子训斥、责骂,搞得整个家庭硝烟四起,甚至也像叶兆言先生那样对孩子大打出手的话,结局可想而知,一方面是对孩子幼小心灵深深的伤害,另一方是大人冲动后痛苦不堪的愧疚与自责。
无论如何,我今后决意要做的一个大度的爸爸,不再盯着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刻意的抓着不放,拿自己自以为是的“理论”强加于他,更不会再整天拿着一个放大镜去审视孩子身上的缺点与不足。我知道,随着的孩子渐渐长大,也会有着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看法,偶尔也会叛逆,作为家长,我们更多是给予理解与引导,而不是冲突与伤害。也许,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指责吧!
做一个大度的爸爸,从今天开始!与儿子一起改变,共同成长!
于2015年3月2日